近日,山东省商务厅发布关于在全省餐饮企业推行堂食分餐制的通知。堂食分餐制主要模式分为“分餐位上”模式、“分餐公勺”模式、“分餐自取”模式三种。那么“分餐制”和“合餐制”有什么区别?“分餐制”究竟好在哪儿?在家中吃饭还需不需要分餐呢?来听听专家怎么说!医院临床营养科陈垚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袭击,致使全国严防以待,同时损失惨重。疫情终将过去,我们从中应该汲取哪些教训?由此,我想到了我们的传统餐饮方式:合餐制。这种“围桌而坐,觥筹交错、举箸共食”的中国式聚餐是我国与其他国家在餐饮形式上最大的不同。而改变最常见和最难控制的疫病传播方式——合餐制度,适时推行分餐制应是此次疫情对于我国国民卫生习惯的一个重大启示。事实证明,“同餐共饮、推杯换盏”很可能导致许多传染病的交叉感染,引起疾病的传播流行。它不但加快消化道疾病的传播,由于密切接触还可以引起很多呼吸道和其他系统疾病的传播流行和交叉感染。而分餐制则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合餐制带来的卫生安全隐患问题。研究表明,家庭中如果有乙肝病毒携带者时,实行合餐的感染率高达42%,而分餐制的感染率只有17%。专人专盘有效阻断了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预防传染性疾病。分餐制的好处还在于能让人们对自己的食量形成清晰的量化概念,按需进食,避免浪费食物,科学调节营养结构和饮食习惯,这有利于国民膳食结构向更营养、更科学转变。山东预防医学会健康教育分会副主任委员孙桐公共卫生专家认为,分餐能极大地减少各种消化道疾病传播的概率,可以预防各种经口、唾液传播的疾病并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有益于健康。分餐制对于切断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特别重要,有利于胃病的防治。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症状主要是反酸、烧心以及胃痛、口臭。有研究发现,亚洲人共用饭碗、筷子和菜盘的习惯使得胃溃疡在家庭成员中流行,其发病率要远高于实施分餐制较好的欧美国家。分餐制对于甲型肝炎等经口传播疾病的预防非常有效。甲肝也就是甲型病毒性肝炎,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粪-口途径进行传播,也就是通过消化道传播。人们如果与甲肝患者共用餐具、茶杯、牙具等,就可将甲肝病毒沾染到手上,再用手触碰嘴或者食物,甲肝病毒就可进入消化道,感染甲肝。实行分餐制可防止交叉感染。同时对餐具也要及时消毒。分餐制对于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也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家庭和公共场所实现分餐制,有利于控制人的饮食量,特别是对于儿童有好处,有利于做到均衡营养,防止偏食,从小培训良好的饮食习惯。另外对于有某些疾病如糖尿病的患者来讲,实施分餐制,可以有针对性地调整饮食结构,通过对食物的合理搭配来达到控制病情的目的。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营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营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赵长峰分餐制是指服务人员或消费者通过使用公用餐具分配菜点,使用各人餐具进食的就餐方式。对此可有更加宽泛的理解,在这个基础上就能衍生出许多种具体方式,其中,最具我国特色的、最普遍的做法就是,每人都用公筷、公勺分餐取拿,同时继续保留亲朋好友围坐团聚的基本模式。这样就能避免人们在交流情感时把病原体也一并交换的弊端,进而更能营造出使大家心无芥蒂地分享美食,共叙情谊的欢乐氛围。一提起分餐制,人们往往认为那是宾馆或酒店宴会上的事,与个人和家庭的关系不大,其实不然。实行分餐制是对传统饮食方式并非全盘否定的重大改革,是要解决社会生活中的一个实际问题,理当引起每个人、每个家庭和每个餐饮企业的密切
转载请注明:http://www.kidsincar.net/wkyzyzl/8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