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人完全断氧,只要3分钟就会脑死亡。与极度缺氧相比,人体慢性缺氧的危害性也不小。
慢性缺氧侵害全身
美国分子生物学家莱文博士曾说过:“缺氧是造成许多疾病的主因之一。”若人体慢性缺氧,神经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等都会受到影响。
首都医科医院高压氧医学科主任、中华医学会高压氧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杨晶介绍,慢性缺氧会加速细胞衰老进程,导致多种慢性疾病;反过来,人体细胞老化又会直接造成摄氧量、运送或利用氧的能力降低,使各组织处于慢性缺氧状态,形成恶性循环。
“大脑首当其冲。”杨晶说,大脑是人体中对氧需求量最大的器官。脑缺氧导致的损伤程度与缺氧持续时间密切相关,刚开始缺氧时,人体会做出代偿性的保护反应,如呼吸加深、加快等,此阶段若能有效补充氧气,即可避免或减少损伤;倘若代偿性反应不能满足机体需要,脑细胞损伤便难以恢复,心、肺、肝、肾等重要器官会相继出现一系列病变。
12项症状判断缺氧
很多人认为,呼吸是再平常不过的事,缺氧了多喘几口气就可以。事实上,氧气从呼吸道进入肺部,到与血红蛋白紧密结合,再到被血液运送到各组织器官,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障碍,都可能造成慢性缺氧。
缺氧按照诱因可分为三大类:
一是环境性缺氧,指空气含氧量不足等造成摄氧量不足,进而导致缺氧,多数人的慢性缺氧由环境造成。比如,海拔高、雾霾天气、睡觉时紧闭门窗、屋内人多又不注意通风等,都会导致空气氧含量降低。
二是生理性缺氧,随着年龄增长,组织器官退行性改变导致机体供氧能力不足,这类缺氧是不可抗拒的。
三是病理性缺氧,指心肺疾病导致吸入氧气、携氧能力不足造成缺氧。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血症对血管影响非常大,如果不重视,即使吃药控制相关指标,只要诱发因素持续存在,仍会伤害血管,导致血流量或血氧含量降低,满足不了各组织器官的氧气需求。长期紧张、压力大、熬夜、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的人,也易慢性缺氧。
杨晶表示,偶尔轻微缺氧不可怕,但频繁缺氧就要提高警惕了。可根据12项症状判断身体是否缺氧:
1.晨起后精神差、打哈欠,整天疲倦无力;
2.记忆力变差、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下降;
3.患老年痴呆症;
4.失眠;
5.经常头晕、心慌、胸闷、憋气;
6.患有高血压、糖尿病,且控制不好;
7.面色灰暗、眼睑或肢体水肿;
8.食欲差、经常便秘、患有胃炎或胃溃疡;
9.情绪不稳、易烦躁、易感冒;
10.腰腿酸痛易抽筋、关节痛;
11.易口腔溃疡、咽喉发炎、牙龈出血;
12.易头痒、头皮屑多、皮肤苍白或紫绀、伤口不易愈合。
每项包含多种症状,若只有1~2种症状积0.5分,多于2种积1分。总分为1~4分表示体内含氧量有不足迹象;5~8分为轻度缺氧;9分以上可能有一定程度的缺氧症候。
杨晶强调,慢性缺氧风险较高的医院检查,若是器质性病变、心理问题等导致缺氧,应先解决问题根源,症状会得到改善;若是单纯慢性缺氧,早期给予常压氧疗或高压氧疗等,症状完全可逆。
患者最好不要盲目使用市场上的制氧机、氧气呼吸机等补氧产品,医院纠正缺氧情况至一定程度后,再依靠这类产品维持。
·END·
您身边的家庭顾问生活妙招健康常识百科新知
扫码转载请注明:http://www.kidsincar.net/wkyhzlm/5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