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昏脑涨、一整天都在犯困;
大便黏马桶;
总感觉身体这痒那也痒......
这时候,估计很多人开始摩拳擦掌,准备了各种祛湿食疗,誓要和湿气战斗到底。
且慢!一直以来,大家更关心“吃啥能祛湿”,其实,有一些咱们常吃的食物,吃多了反而会加重湿气!
3种“湿气果”,越吃湿气越重湿气有两大来源:
一是外部:气候潮湿、久居湿地、涉水淋雨,湿邪可从外侵袭人体;
二是内部:体内脏腑功能不调,也可导致湿邪内生。
其中,又以饮食不当导致的脾胃功能失常最为常见。
举个例子,热带水果多湿热,吃多了会加重体内湿气。比如,这3种黄色水果:芒果、菠萝、榴莲,吃多了会让你湿气越来越重,再喜欢也要管住嘴!
“一茶二菜”,劝你少吃11茶很多人为了祛湿,凉茶真没少喝。尤其在广东,凉茶摊随处可见,懂点养生的人,还会自己在家熬。
然而,让你湿气越来越重的“内鬼”,可能是你手里的“祛湿茶”!
例如,清热解毒类的凉茶(如癍痧凉茶、廿四味凉茶等),性味比较寒凉,频繁饮用会导致脾胃虚寒。
相对而言,薏仁祛湿茶、五花祛湿茶没那么寒凉,但如果天天都喝,也对脾阳有损,反而越祛越湿。
特别提醒:当喝凉茶后出现没胃口、拉肚子时,往往意味着脾胃受损,应马上停止饮用。
22菜这两个菜就是以辣著称的——湘菜和川菜。
虽说辣椒有祛湿的作用,但是吃多了反而会加重体内湿气。这是因为,吃太多辛辣食物会生内热,而热邪常和湿邪一起“狼狈为奸”,人就容易生病。
除了川菜、湘菜,深受吃货们喜爱的麻辣火锅、小龙虾,最好也别多吃。此外,冰凉食物容易损伤阳气,导致脾胃虚寒,也要少吃。
说了这么多,接下来给大家点干货——祛湿到底哪家行?
健康免费
最幸福的祛湿法——吃说到祛湿,怎么能少得了吃呢,给大家推荐3道食疗祛湿:
1、赤小豆粉葛鲮鱼汤
材料:赤小豆克、粉葛克、陈皮1/4个、鲮鱼克、生姜3片。
做法:
赤小豆、陈皮分别洗净,陈皮去瓤;粉葛削皮洗净,切块;鲮鱼宰洗净,去脏杂,慢火煎至微黄。然后与生姜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毫升(约10碗量),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2小时,调入适量食盐便可。
功效:清热下火、祛湿润燥。
2、猪横脷煲鸡骨草
材料:猪横脷1条,鸡骨草30克左右,蜜枣2个
做法:
1、猪横脷切掉中间的白脂,清洗干净,切成小件;
2、鸡骨草斩开成小段,捞洗几次,洗干净沙尘;把猪横脷、鸡骨草、蜜枣全部放进汤煲里,加入5~6碗清水,大火煮开后,转慢火煲1.5个小时。
3、最后,放盐调味即可。
功效:
鸡骨草——性微寒味甘、淡,具清热利湿、舒肝止痛的功效。
猪横脷——即猪胰,性味甘、平,功能补脾、润燥、养肺、泽颜。
猪横脷与鸡骨草合而为汤,更具清热、利湿、舒肝、健脾的功效。
3、炒扁豆芡实淮山煲笋壳鱼
材料:炒扁豆30克,芡实、淮山各50克(中药店有售),笋壳鱼1~2条(约克),生姜3片,猪瘦肉克。
做法:
各药材洗净,稍浸泡;笋壳鱼宰洗净,可慢火煎至微黄,亦可不煎;猪瘦肉洗净。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约10碗清水,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约2小时,调入适量食盐便可。
功效:清润可口、健脾祛湿困
最“火”的祛湿法——吃辣有人肯定要怼小编了:你刚刚不是说吃辣会增加湿气吗,这会又要让我们吃?别着急,且听小编慢慢道来。
相较于北方,南方湿度高,夏季闷热、冬季湿冷,特别是在春季的回南天(3、4月份),家里地板、墙壁、窗户上常出现肉眼可见的露水。
而在这种环境下,外部潮湿导致人体湿气增加。长期以往,对身体健康产生极大的威胁。因此祛湿是南方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辣椒味辛,能散寒祛湿让人发汗,并能加快血液的运转,刺激毛孔打开,加强身体祛湿能力。
冬春两季,天气湿冷,吃一顿辣椒,满头大汗,浑身清爽。
中医说,辣椒能开胃、消食、导滞、快大肠,就是这个意思。
散寒除湿,更是辣椒的“主业”。清代末年的《清稗类钞》记载:“滇、黔、湘、蜀人嗜辛辣品”“无椒芥不下箸也,汤则多有之”。
这和当地的环境气候有关系:水域又多又广,阴雨多,湿度高,昼夜温差大,人体内容易郁积湿气。吃辣能使血行加速,毛孔畅达、汗出透背,体内的寒气湿气就被驱赶出体内了。
红辣椒,效更佳按照中医五行学说,红色属火,为阳,可入心、入血。红辣椒也一样,对心脏和血管有益。
辣椒还能解结气。所谓结气,是指人体气机不畅的状态。心情不佳、压力过大、紧张等情绪因素,都会造成结气,引发一系列不适。
现代医学也证明,辣椒能够促进大脑分泌内啡肽,而内啡肽会使人感到轻松和兴奋。
怕上火?搭配着吃辣椒性大热,过量食用则易生火、散气耗血,故进食辣椒要把握自身的耐受程度。
通常,酸能解辣,醋酸能中和碱性的辣椒素,所以酸配着辣吃,最好不过。同理,要是吃辣椒时被辣到了,不妨吃点醋。
除了配酸,做辣菜时,还要注意搭配可泻热润燥、性凉滋阴的食物,蔬菜如苦瓜、丝瓜、黄瓜等,肉类如鸭肉、鲫鱼、虾等。
不过,对于痔疮、甲亢、眼病患者,哺乳期产妇,肠胃不适或患有胃溃疡、食道炎等消化道疾病患者,则应“免辣”。
最方便的祛湿法——泡脚泡脚的好处多,这大家都知道。其实,如果在水里加点料,还能轻松赶走湿气——
根据医学典籍里记载:“人之有脚,犹似树之有根,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脚自古就有人体的第二心脏之说。泡脚可以促进人体脚部血液循环,达到改善脚部经络,促进人体健康的目的。
祛湿驱寒:加生姜
如果人体湿气过重,寒气郁结,就容易感冒,最明显的症状就是手足寒症还有关节酸痛。想要治疗这些症状很简单,只要在泡脚的时候,往水里加上5片生姜片和一点点食盐,每次泡上20分钟,这些症状就会得到明显的改善。
最简单的祛湿法——穴位还有一个易行的祛湿法,不需要任何工具,而且随时随地都能做。试试按揉、拍打以下穴位、部位,祛湿又通经:
阴陵泉穴属于脾经上特别好的健脾利湿,消肿利尿的穴位。我们很多人走路逛街多的时候,往往会感觉自己的腿会比较沉,有点胀、酸,这个时候就拍阴陵泉吧!
腿外侧为阳,内侧为阴,那我们讲的脾经属于中医当中阴这条经络,所以它一定是循行于我们小腿内侧这条线上,陵就是上坡高的地方丘陵,那么接下来泉,泉水,有水的地方一定有洼有坑,所以这个地方在小腿内侧。
取穴方法:做好用仰卧或正坐的姿势,胫骨内侧髁后下方45度凹陷处就是阴陵泉穴位的位置。
按摩方法:取最舒适的体位(坐位、仰卧位均可),用两手拇指按压在两侧阴陵泉上,按而揉之,让刺激充分达到肌肉组织的深层,并产生酸、麻、胀、痛、热和走窜等感觉,维持一定力度,用拇指对局部肌肉进行左右弹拨。每次按揉5-10分钟,每分钟按压15-20次。每日2-3次。
悬灸方法:艾条点燃后放于穴位上方约3cm处,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次灸10~15分钟,以局部潮红为度。每日1-2次。有不清楚的问题可以搜索公号天下养生网,将为您提供最专业的养生保健知识。
最舒服的祛湿法——健脾膏要健脾,就喝健脾四君子汤!
杏林堂健脾膏就是在“四君子汤”药方的基础上演化而来,不单可以改善消化不良、食欲低下的症状,还能增强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发生,减轻便秘、腹泻、流口水、夜啼、鼻炎、哮喘,睡眠不安、盗汗、遗尿等症状,病后调理如:肺炎、心肌炎、胃肠炎的病后调理均有显著疗效。
(健脾膏)的主要成分是由山药、山楂、白扁豆、黄精、鸡内金、麦芽、砂仁、莱菔子、莲子、当归、茯苓、陈皮、薏苡仁、冰糖、蜂蜜等19味药材组成。其中山楂、陈皮、莱菔子这三味都是消食理气的良药,跟其他成分汇集在一起后互相补遗,制成的膏滋对人体具有健脾、祛湿、益气等诸多益处。是调理脾胃湿气的养生佳品!
杏林堂健脾膏配方茯苓膏适用症状很多疾病其实从根源上讲,是脾虚造成的:
茯苓膏适用的十二大范围1、儿童、幼儿:厌食、挑食、积食、营养不良、舌苔厚、虫斑等
2、慢性肠胃炎的日常调理
3、经常腹泻、四肢倦怠,懒于言语
4、喜食火锅等刺激性食物导致的脾胃失调
5、长期食用凉食,胃寒引起的各种不适
6、办公室白领:久坐导致的脾胃失和
7、吃的太精细导致的痰湿、脾虚
8、长期加班熬夜,饮食不规律导致的脾胃失调
9、脾胃失调导致的便秘
10、老人口干、口苦、口臭、食欲不振等
11、老年超重、肥胖
12、露天室外工作者:不能按时吃饭引起的脾胃虚弱
茯苓膏用法1、温水冲服日常饮用
2、含服
3、添加至奶粉、粥稀饭中饮用
4、面包果酱调味
为什么选择九辰杏林堂茯苓膏?1、原生态中药材,安全无毒害
2、道地上等药材,药材好,药才好。
3、传统古法熬制膏滋,滋补效果显著
4、药材投入量高于同类产品,疗效更显著
5、补中寓治,以养为治,调理滋补
6、专调脾胃,四季皆宜。
7、无需煎服、便于携带,每天一小勺,健脾养胃
健脾膏反馈这款膏方受到了一致好评,由于配方选用的是跟食材接近的佰脉通精品中药材,无任何副作用,“药食同源”,可以长期服用。
健康免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kidsincar.net/wkyhzlm/6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