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过SARS病毒、诺如病毒能传染,有没有听说过癌症也是被慢性疾病感染的?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确实有一些常见疾病与癌症有扯不清的联系。
1、肝炎原发性肝癌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数据显示,全世界每年新增50万—万病例。
其中半数以上的病例在中国,乙肝病毒(HBV)感染与肝细胞癌发生之间存在着明确的关系。
慢性肝炎的早期抗病毒治疗及预防肝硬化很重要,可以减少肝硬化及肝癌的发生率。
乙肝的预防措施主要是预防母婴传播、血液传播及接种乙肝疫苗。丙型肝炎现阶段没有疫苗,故需防止母婴传播、预防注射、输血、手术污染及性传播等途径。
2、慢性溃疡性疾病口腔溃疡、胃溃疡十分常见,许多人常常不将这些“小病”当回事。但慢性溃疡长期存在可能发生癌变。
一般的口腔溃疡,经过适当治疗,7—10天就能痊愈,但如果同一处溃疡数周甚至数月还不见好,就该怀疑是口腔癌,到医院找医生看看。
胃溃疡也如此,反复发作的慢性胃溃疡有不少都发生了癌变。
3、糖尿病有研究指出,糖尿病患者癌症患病率高于非糖尿病患者。
所患的癌症包括子宫内膜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结直肠癌、胰腺癌等。这与糖尿病患者中肥胖症发病率高有关,也与高血糖有关。
4、人乳头瘤病毒(HPV)宫颈癌的发生大都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有关,而这种病毒的传播往往通过性行为。
因此,尽量减少婚前性行为和婚外恋中不安全的性方式。
癌症是不会平白无故“找上”我们的,事出必有因。所以,我们要预防癌症,就要找出最常见的一些癌症病因,从而可以有效地避免它们。
下面就是生活中常见的三大癌症诱因。
生活不规律警惕癌症发生其实每个人身上都有原癌基因,也有抗癌基因。一般情况下它们都是处于封存不动状态。然而,如果发生了某种特别情况,使得原癌基因被激活或抗癌基因丢失,人就会患上癌症。
那么,原癌基因是如何被激活,抗癌基因又是如何丢失的呢?这都与外界因素有关,这种外界的因素就源自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
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报告显示:癌症病人中,生活方式癌所占的比例高达80%!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因为不良饮食习惯、精神紧张以及缺乏运动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使患病的人越来越多。
特别是现代都市中的上班族,极度缺乏体育锻炼、有病不求医、缺乏主动体检、不吃早餐、与家人缺少交流、长时间处在空调环境中、长坐不动、不能保证睡眠时间、面对电脑过久、三餐饮食无规律,这10种不良生活习惯都极易诱发癌症。
另外,"癌"字由很多口组成,管住"口"是防癌治癌的关键。因此,要多食粗粮,少食精制粮,少食甜食;控制脂肪摄入,讲究适度的优质蛋白摄入;
常饮淡淡的绿茶;少吃一口,多活一天,上了年纪的人,晚餐尤其要控制;少应酬,不喝酒,饮食讲究按时、常量、有规律。
情绪长期压抑警惕癌症发生诱发癌症的除了外在因素外,还有一些内在的个性因素,被称之为"癌症性格",这种人特别抑郁,心情低落,容易慢性疲劳,有较高文化修养,感情细腻,遇事认真,内心追求完美,却不太善于交往和表达情感。
致癌的因素十分复杂,精神心理因素并不能直接致癌,但它却往往以一种慢性的持续性的刺激来影响和降低肌体的免疫力,增加癌症的发生率。
根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和别人比较疏远以及容易招惹是非的人,与普通人相比更容易罹患消化系统和淋巴系统癌症;性格忧郁、感情不外露的人患癌症的危险性比性格开朗的人要高出15倍。
"癌症性格"的具体表现包括:性格内向,表面上逆来顺受、毫无怨言,内心却怨气冲天、痛苦挣扎;有精神创伤史;情绪抑郁,好生闷气,但不爱宣泄;生活中一件极小的事便可使其焦虑不安,心情总处于紧张状态;表面上处处以牺牲自己来为别人打算,但内心却又极不情愿;遇到困难,开始不尽力去克服,拖到最后又要做困兽之斗;害怕竞争、逃避现实,企图以姑息的方法来达到虚假的心理平衡等等。
因此,想要远离癌症,还有及时给自己释放压力,培养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性格,尽量避免形成"癌症性格"。
定期查体远离癌症侵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是防控癌症的九字箴言。根据高危因素,为自己绘制一个"癌症图谱",定期筛查则可以让癌症无处遁形。
比如,早婚、早育、多产及性生活紊乱的妇女,都是宫颈癌的高危人群。做宫颈涂片检查是筛查宫颈癌的有效手段之一,建议女性在35岁之后每年做一次宫颈涂片检查。
如果连续3年都没问题,可以延长检查时间,每一年半到两年检查一次;淋巴癌发病年龄高峰在40到50岁,如果有淋巴结肿大或反复发热、皮肤瘙痒、咳嗽、胸闷、腹胀、腹痛等,发现医院检查。
如果出现没有原因的长期发热、盗汗、体重减轻,医院就诊;如果出现大便次数增加或不规律,大便出血时血和大便混在一起而且出血较多、腹部疼痛等症状,医院排查是否是大肠癌。
中年以上的人群应每年定期作结肠镜检查。在体检中不应因为尴尬等原因而放弃肛门指诊检查;乙肝、丙肝患者及长期饮酒的人群应定期通过B超、肿瘤标志物检查等来筛查肝癌。
正常人群可以每年查体一次,通过腹部B超和胸片等来筛查肝癌;乙肝、丙肝、肝硬化患者最好每半年筛查一次。
医院
24小时-
转载请注明:http://www.kidsincar.net/wkyzlf/1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