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胃溃疡治疗 >> 胃溃疡治疗法 >> 正文 >> 正文

45岁男子,1年内连续5次胃镜都是ld

来源:胃溃疡治疗 时间:2021-1-20
惊喜生活网 http://charu.com.cn/fengshang/sscl/20201209/642.html

来源:胃肠病

前不久,医院的夏军权教授分享了一个病例,一个45岁男士,但短短在一年内做了五次胃镜+病理,每次结果都是良性溃疡;距最后一次胃镜半年后,却诊断为进展期胃癌。

胃溃疡不是良性疾病吗?为什么这么短时间就会癌变?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事情还要从一年半前说起。

年1月3日,45岁的刘先生上腹部疼痛,黑便,到医院做了胃镜检查,结果发现,在胃窦小弯侧,发现一个4X5cm大小的巨大深凹型溃疡,夏教授凭直觉怀疑恶变,并小心取了活检。

病理结果出来,结果报为良性,并未找到癌细胞。

但是,夏教授仍然怀疑恶变,建议刘先生手术治疗。

但刘先生认为,虽然溃疡比较大,但是病理报告是良性就应该没问题,再说,自己才46岁,也没有肿瘤家族史,应该不会是胃癌。于是婉拒了医生的建议,坚持口服药物治疗。

2月13日,服药40天后,症状消失。刘先生再次胃镜复查,发现病灶显著减小,只有1x2cm大小,但是溃疡面并未完全愈合。病理结果仍然是良性——中度不典型增生。

病理提示中度异型增生

夏教授仍然不放心,因为内镜下观察,虽然溃疡面明显缩小,但顶部仍然凹陷、没有愈合,质脆易出血,形迹依然十分可疑;

尽管病理报告为不典型增生,考虑取检深度等原因,还是建议内镜下或者手术治疗为妥。

但是,刘先生还是不愿意做手术,坚持口服药物治疗。

夏教授无奈,只得叮嘱他密切胃镜+病理复查。

就这样,刘先生分别于年3月28日、6月27日胃镜复查,溃疡面仍然没有完全愈合。

但是,每次活检都没有发现癌细胞,都是报“中度异型增生”。

7月22日,还做了一次胃壁穿刺取检,依然是良性:

胃镜病理良性

胃壁穿刺良性

更为重要的是,刘先生自首次内科治疗后,症状基本完全消失,没有黑便,没有胃痛,也没有消化不良症状,饮食排便也无异常。

所以,尽管夏教授忧心忡忡,多次劝他手术治疗,刘先生却固执地认为夏教授小题大做,坚决不愿意手术治疗。

夏教授从一30多年,心里十分担忧:如果是良性溃疡,应该早就愈合了;刘先生中西药联用,治疗了半年还没有愈合,必有问题!

无奈之下,夏教授说:“既然你不愿意听从我的劝告,就不要再找我看病了。”

随后介绍他医院,找一个著名的内镜专家看看。

年1月7号,医院再次胃镜复查。

胃镜报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胃窦溃疡性质待查;

病理报告为:慢性炎症

仍然是慢性炎症

医院的权威诊断,刘先生也彻底放心了。此后也没有再进行治疗和复查。

夏教授未曾料到的是,今年的七月底,刘先生又来到夏教授的门诊。

他这次主诉是,胃胀、嗳气、胃痛,吃一点就饱。夏教授第四次给他做了胃镜。

镜下可见胃窦小弯侧可见一深凹性溃疡型病变,大小约2x2cm,质地僵硬,边缘红肿充血、底部附有白苔,并造成幽门不完全梗阻。当时判断:胃癌。

病理回报也证实了夏教授的判断:中分化胃腺癌,并且已经有淋巴转移。

从发现巨大溃疡,到确诊胃癌,刘先生经历了一年半之久;

在确诊之前,连续五次胃镜+病理,还有一次胃壁穿刺,都没有发现癌变;

在这宝贵的一年半时间里,如果他相信一位老大夫的直觉,一定不至于到如此地步。

尽管目前刘先生已经进行了外科手术,但还要进行化疗等综合疗法,对于预后,也不是十分乐观。

至于为何多次病理没有取到癌细胞,牵涉很多问题,我这里也不便细说,毕竟像刘先生这样的病例,十分罕见。

我想对于广大朋友们以下几点忠告:

1、胃溃疡有一定的癌变几率,尤其是像刘先生这样的巨大溃疡、久治不愈的溃疡,一定要提高警惕;还有一种很像溃疡的“溃疡型胃癌”,在内镜下有时候医生也难以区分,只有借助于病例分析。

对刘先生这样的顽固不愈的巨大凹陷性溃疡,即便没有找到癌细胞,也没有症状,也应该及早处理!

2、医学本身就不是一门完美的科学,胃镜和病理也会漏诊、误诊,尽管几率很低;但本病例纯属个例,没有代表意义;临床上发生的几率很低;

3、胃溃疡的发生与不良生活习惯、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关系密切;建议成年人及时检查并根除幽门螺杆菌;

4、到了40岁,无论男女,无论有无症状,都要做一次胃肠镜检查;

5、平和的心态、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是健康的基石。

6、胃溃疡经过规范内科治疗,疗效不佳,愈合不佳,要立即改变思路;

7、一旦出现如下改变,要高度怀疑已经恶变:疼痛性质规律改变、抗溃疡药物无效、贫血、消瘦、黑便、持续性上腹部胀满不适、腹部包块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kidsincar.net/wkyzlf/5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