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社会,恶性肿瘤发病率逐渐提高,给人们的自身、家庭均带来沉重的负担。而肿瘤的发展,是一个相对慢长过程,需要我们临床医生警惕一些细枝末节,早期发现肿瘤,及时诊断,早期药物干预及治疗,从而减少肿瘤带给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延长生命。下面来分享一下近期我院住院内科发现一例早期胃癌患者的历程。此患者为一名86岁高龄男性,主因发作性心前区疼痛、心悸入院,既往“高血压、2型糖尿病、长期便秘”病史。诊断: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不稳定性心绞痛2、高血压病3级(很高危)3、2型糖尿病4、便秘。通过了解病史得知,患者近期饮食较差,半月来体重下降3KG,父亲因直肠癌去世。入院后给予查肿瘤标记物:CA-:52KU/L(正常值:0-40KU/L)。心脏病情稳定后,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行普通胃肠镜检查,胃镜所见: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十二指肠球部多发溃疡;结肠镜结果回报:结肠多发息肉。胃底部位留取病理,病理结果回报提示:胃腺癌(粘膜内)。回顾整个诊疗过程,患者并非因反酸、烧心、腹痛等明显消化道症状就诊,但值得警惕的是患者超高龄(86岁)、近期体重下降、肿瘤家族史及肿瘤标记物升高等细节,预警消化道恶性肿瘤,最后病理明确诊断早期胃癌,它的发现归功于临床医生的细心观察及果断决策,还有内窥镜医生丰富的经验,准确的活检取材。医院就诊进一步治疗,期待他的痊愈!胃癌的形成过程并非一朝一夕,潜伏期可长达10至20年的时间。目前胃癌的确实成因未明,但有研究证实或与幽门螺旋菌或长期胃溃疡有关,而胃癌初期症状亦与常见的胃溃疡十分相似,例如偶尔有少许胃痛,伴随胃灼热、打嗝、消化不良、胃胀、恶心、食欲不振等等,患者多于自行服用胃药后无效而求医确诊。若在此阶段及早发现,胃癌治愈率高达80%至90%。
胃镜联合活检病理组织学检查是目前确诊胃癌的首选方式。
哪些人需要立即胃镜筛查?
符合以下第1条和第2~6中任一条就属于高风险人群,建议作为筛查对象:
1.年龄40岁,男女不限;
2.胃癌高发地区人群;
3.H.Pylori感染者且有消化道症状者;
4.患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疾病;
5.胃癌患者一级亲属;
6.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高盐、腌制饮食、吸烟、有害物质接触、重度饮酒等)。
7.消化道其他肿瘤患者。
THEEND
投稿:郝鑫
审核:王丹/甜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kidsincar.net/wkyzlf/5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