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胃溃疡治疗 >> 胃溃疡治疗方案 >> 正文 >> 正文

幽门螺杆菌是什么千万别忽视它与胃炎

来源:胃溃疡治疗 时间:2018-9-5

年,澳大利亚的Marshall等从胃黏膜切片中发现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ylori),并发现其与胃癌间潜在的病因学关系。近年来许多学者对幽门螺杆菌不断深入研究,已经将其确定为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菌,癌前病变(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的重要病因和促成因素,也与胃腺癌及胃黏膜相关淋巴瘤(MALT)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年,幽门螺杆菌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列为Ⅰ类致癌原

全世界有50%的人感染幽门螺杆菌,我国感染率更是高达40%~90%。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腺癌等疾病密切相关。近年来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易导致不明原因缺铁性贫血、结直肠腺瘤和结肠癌、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同时也是高血压和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慢性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风险呈正相关。根除幽门螺杆菌可减少多发性硬化、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严重程度;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缓解呼吸困难症状,提高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减少急性发作次数,且有利于预防代谢综合征。

我国是胃癌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的地区,每年全球新发100余万胃癌患者中,我国占42.0%,约80万死亡胃癌患者中,我国占35.0%,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两倍多。

慢性胃炎以及消化道溃疡是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发病率极高,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体健康,给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影响。慢性胃炎主要表现为一种胃黏膜病变,致病因素多而复杂,其发病率在全部胃部疾病中处于第一位。慢性胃炎主要有慢性萎缩性以及慢性浅表性胃炎两种,患者多表现出腹胀、腹痛、嗳气、反酸以及食欲减退等症状,部分萎缩性胃炎患者时常伴有贫血、腹泻等症状,病情严重者甚至可出现黑便、呕血等现象,给患者的身体造成极大损坏。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发病率极高的慢性溃疡疾病,发病部位主要有胃部以及十二指肠,主要症状可表现为周期性、间接性腹部疼痛。胃溃疡通常发生于餐后2h内,可持续1~2h,发病部位多为剑突下或偏左部位。

十二指肠溃疡多发病于剑突下偏右部位,往往发生于空腹状态下,患者进食后可得到缓解,部分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可伴有全身性症状,如消失、贫血以及失眠等情况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生活。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节奏加快,日常饮食结构也随之变得复杂、无规律,进而导致慢性胃炎以及消化性溃疡等消化内科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并且逐渐呈现出低龄化趋势,这不得不引起人们的反思。幽门螺杆菌自从被发现至今一直都是国内外临床医学的研究热点,经过大量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与慢性胃炎以及消化性溃疡关系密切,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是慢性胃炎以及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因素,而且近期有报道称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有着密切关系。

慢性胃炎的幽门螺杆菌阳性率为53.6%,消化性溃疡的幽门螺杆菌阳性率为84.0%,且轻度浅表性炎症的幽门螺杆菌阳性率为52.0%,重度浅表性炎症的幽门螺杆菌阳性率为78.7%,萎缩性炎症的幽门螺杆菌阳性率为.0%。综上所述,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以及消化性溃疡之间关系密切,幽门螺杆菌是慢性胃炎以及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子。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肠型胃癌发生的先决条件,但感染者中仅<1%的人发生胃癌,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在胃癌的发生中也起重要作用。如果对所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均进行根除治疗,可望获得预防胃癌的最佳效果,国外根除幽门螺杆菌预防胃癌的一些观点和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但根除幽门螺杆菌预防胃癌的费用-效益(costeffectiveness)需要根据当地情况进行评估。我国人口众多,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颇高,胃癌发病率地区差异大,大规模根除治疗预防胃癌的费用、确切效果、不良后果等尚待全面评估。

健康的养生养胃护胃方法,跟着老师学习专业的养胃护胃知识,轻松让你拥有一个好身体!!!长按以下识别







































怎样治白癜风
白癜风医院诚信承诺

转载请注明:http://www.kidsincar.net/wkyzlfa/3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