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病是指胃、十二指肠溃疡,中医称为“胃腔病”,民间通常称为“胃气病”。“胃溃疡”,是一种常见病。中医将其分为四型,今天小编针对不同类型,为您推荐几个食疗处方,供您使用。
中医认为,溃疡病是脾虚造成的,并在临床上分为四种类型,进行辨证施治:它有脾虚湿热型、脾虚寒湿型、脾虚肝郁型和脾虚血淤型等四种。
一、脾虚湿热的病人,上腹刺痛或绞痛,口臭、大便干结或稀薄,小便赤短,舌苔红。这类病人,应以健胆清热化湿为主进行治疗。脾虚湿热型的食疗处方。
处方1:薏苡仁30克,白扁豆30克,佛手9克,山药30克,以上四味一起,加水三碗煎成一碗。每天食用一次,连续用7一10天。以后根据病情需要,可反复食用。
处方2:白扁豆60克(鲜品加倍),佛手15克,粳米60克。先将佛手加水三碗煎汤后去渣,再加入白扁豆和梗米一起,煮烂成粥,每天吃一次。
处方3:百合60-90克,糯米适量,两味一起煮成稀粥。吃时加少许白糖调味,每天吃一次,连服7-10天。
二、脾虚寒湿的病人,上腹痛,胸院闷胀,恶心呕吐,大便稀稀,小便清长,脉搏迟缓;这类病人应以温中健脾为主进行治疗。
处方1:生姜克,猪肚一个。将生姜洗净切碎,放入洗净的猪肚中,文火煲熟。喝汤吃肚,每两天一个,连吃四个。
处方2:白胡椒15克,猪肚一个。把胡椒捣烂,装入洗净的猪肚中,略加水,然后用棉线将猪肚两端扎紧,慢火煲熟,调味吃用,每三天吃一个,连食四个。
处方3:生姜9克,梗米适量。生姜切片,同梗米一起煮成粥,每天吃一次,经常食用。
三、脾虚肝郁的病人,腹痛牵引两胁,胸胁胀满,抑郁易怒,口苦,多梦,舌红苔黄、脉弦而数。这种情况宜以健脾舒肝施治。
处方1:茉莉花3~5克,粳米60克。将茉莉花用水煮开后捞出花渣,再加入梗米煮成稀粥。加入白糖适量调食,酌情使用5~7天。
处方2:鲜袖皮一个,粳米60克,葱适量。先将抽皮放炭火上把外层棕黄色表层烧焦刮去,然后放入清水中浸泡一天,再切成块加水煮开,然后加入梗米煮成稀粥,将熟时以葱适盆切碎加入,用油、盐调味食用。每两天吃抽皮1个,连食4~5个。
处方3:金橘根30克,猪肚一个。把金橘根和猪肚洗净,切碎,加水四碗煲成一碗半,以少量食盐调味,饮汤食猪肚,使用次数酌情而定。
四、脾虚血淤的病人,胃脱刺痛,连及肋背,痛处不移,反复呕吐,或呕血便血,大便千结,唇色青紫,舌质暗紫,或有淤点,苔黄白。这种病人应以健脾化淤施治为宜。
处方1:鲜仙人掌30~60克,牛肉60~90克。把仙人掌切碎,牛肉切片,共同炒熟调味,吃牛肉片。可连续食用5一10天。
处方2:鸡蛋一只,莲藕25克,田七末3克,将鸡蛋去壳,放入碗中搅拌,加入藕汁30毫升(鲜藕洗净削皮,取藕汁),再加田七末拌匀,可酌加许冰糖调味,隔水炖熟服食。
处方3:鲜藕适量,粳米60克,陈皮6克,砂糖适量。将莲藕洗净,切成片与粳米、陈皮、砂糖一起,熬成稀粥。每天食一次,经常食用。
溃疡病的治疗,都是采用药物、饮食和休息的综合治疗方法。任何药物长期服用,都有副作用。
上面这些食疗方仅供广大读者根据自己的病情,酌情交替使用。
乐康吧By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kidsincar.net/wkyzlfa/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