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很多人被便秘困扰
便秘除了排便困难外
还伴随着口苦口臭、肠胃功能紊乱
严重的还会致癌
哪些便秘可能潜藏着癌症的风险?
又该如何辨别?
今天小编准备了一套自测题
逐步为大家揭晓答案
自测题
1
通常一周排便几次
A.三次及以下
B.三至七次
C.七次以上
答案:A
正常排便是每天都排一次,所以一周如果排到三次以下基本上就可以判断为便秘了。便秘是引起痔疮的一个最大的罪魁祸首,因为便秘的时候,在厕所蹲或者坐的时间就变长了,这时候它血液回流就差了,血液容易淤积,淤积以后形成静脉曲张。便秘的时候使劲可能会加大腹压使局部的静脉受到损伤,形成静脉曲张团,最后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痔疮。2
便秘时有没有出现过以下的情况
A.肛门疼痛
B.粪便干硬
C.粪便带血
答案:ABC
便秘肯定大便就会比较干硬,它再排出来的时候对肛门肯定有一定的损伤,所以肛门疼痛也是便秘比较常见的,再有一个就是出血,一旦大便出血就一定要重视。3
遇到的出血是什么情况的
A.粪便不带血,手纸上有粉色血
B.粪便表面带血
C.粪便与血液混合
D.不排便也出血
答案:C
排便的时候一擦纸上会有一些粉色的血,这种一般都没什么问题,一般很多时候就因为大便太硬了,然后给肛门的黏膜造成一定损伤,可能会带一些血丝,便秘调整过来以后自然它就消失了。大便表面带血说明它这个血是在肛门附近的,一般都是痔疮出血,但是也不排除低位的直肠肿物大便和血液混合在一起。如果不管排不排便都出血的话,一般就是直肠癌或结肠癌。4
便血是什么样子的
A.鲜红色
B暗红色
C发黑
D带有黏液和血块
答案:BD
根据血的性状和颜色我们可以初步进行一些判断,如果血的颜色是鲜红色的,往往是肛门口这儿出的血一般都是痔疮、肛裂等等。如果血的颜色发暗的话,一般说明它距肛门就有一段距离了,直肠癌、结肠癌它血的颜色都偏暗一点,尤其那种带黏液或者黏稠的暗红色血块,提示直肠或结肠恶性疾病的程度就高了。如果便的血发黑的话,就要看一下是不是胃里有问题,有没有胃溃疡,因为胃溃疡或者胃出血是因为整个从结肠下来的时候,它很多消化液跟血液混合再加上反应以后,血就变成发黑的。单纯通过出血的颜色和情况来判断
是不是直肠癌还不够
还需要看大便的形状,以及身体是否出现有其他症状
5
便血的时候粪便是什么形状
A.分离的硬块
B.块状或条状
C.稀便
D.大便带沟槽
答案:D
一般正常的大便就是成形的软便,如果是一块一块一粒一粒的,就是便秘了;还有一种就是稀便了,大便不成形,这时候一般你就要看一看肠道是不是有炎症或者是菌群失调。一些不好的饮食习惯会让肠道中的有害菌加快生长繁殖,导致菌群失衡,增加糖尿病、冠心病、肥胖症等患病风险,与直肠癌没有直接关系。但如果长期大便里有一个沟槽,就要警惕看看有没有占位性病变,因为占位性的病变就是说明确实长出来个东西,大便从那走的时候会形成一个道儿,息肉、直肠癌、结肠癌这些都有可能引起大便的沟槽。6
便血的时候伴随有没有以下情况
A.腹部疼痛
B.小腹坠胀
C.肛门坠胀
D.感觉粪便排不净
答案:ABCD
腹部疼痛还有腹部的下坠感,另外还有肛门的下坠感。因为有异物刺激,老想去排便,但是蹲厕所的时候又没有。实际上是异物占位性的病变,有排不干净的感觉。小贴士
一旦出现便血大家不要掉以轻心,尤其是便血带黏液,还伴随着便秘、腹部肛门下坠的状况,更要警惕是否是肠道癌症,最好及时就医,做进一步检查。千万不要再错误地将便血这样的症状简单地归结为痔疮,从而把肠癌拖到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直肠癌的病因目前还不清楚,发病与社会环境、饮食习惯、遗传因素等有关,所以安全起见,一旦出现便血,医院进行检查。肛肠养护手册
1.调整饮食结构
合理安排每日饮食,多吃新鲜果蔬,减少高脂高蛋白食物的摄入。每天吃够一斤蔬菜、半斤水果,每天摄入的食物种类不少于12种,每周不少于25种。主食不要过于精细,健康成人每天最好能吃50~克粗粮,每天吃的量占主食总量的1/3比较合适。以鱼、禽、瘦肉、低脂奶制品,代替动物油过多的红肉。每周可以吃1~2次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海鱼,如三文鱼、黄花鱼、带鱼、海鳗、沙丁鱼。烹调油每日推荐摄入量不超过25~30克,少吃油炸食品,如炸面包、煎鸡蛋、裹面糊的炸虾等。注意增加纤维素的摄入,如菌类、鲜豆类、笋类。2.积极防治肠道疾病
如各种息肉、慢性肠炎、习惯性便秘、血吸虫病、慢性痢疾等,对于肠道息肉更应及早处理。3.定期做肠镜
40岁以上就开始做肠镜检查,体检的时候肠镜第一次没有事的话,可以隔个两三年再做一次,如果当时查着有息肉或者有什么问题的话,最好是一年复查一次,尤其是家里有家族史的,也是需要这样一个频率来进行检查,以便更好更早地发现直肠的肿瘤。有家族性肠息肉及结直肠癌家族史的人,最好在30~35岁就开始筛查。4.每周运动3~5次
多项研究发现,遵循综合健康生活方式,可减少结直肠癌一半以上死亡风险,而运动是证据级别最高的健康生活方式。生活中避免久坐,每周坚持运动3~5次,每次至少30分钟,慢跑、游泳、快走都是不错的方式。5.如厕时间别超过5分钟
最好固定时间排便,比如晨起或餐后,即使没有排出来,也要定时蹲厕所。无论蹲厕、坐便,如厕时间不宜超过5分钟,便秘的人不宜超过10分钟。6.过点“苦”日子
防肠癌,中国癌症基金会理事长赵平推荐了一个方法:饮食不妨“苦”一点,守住“鲜、野、淡、杂”四字诀。“鲜”指多吃新鲜食品;“野”指吃天然蔬果;“淡”就是少盐少油少肉;“杂”则是吃尽可能多的食物,不偏食。文章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kidsincar.net/wkyzlff/4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