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宝宝喂辅食时,很多人有一个习惯性的动作:用嘴吹一吹。
尤其是老一辈,每次辅食刚做好特别烫、宝宝不停咂嘴急着要吃的时候,就会凑得更近吹。
这样做的出发点是好的,毕竟谁都不忍心看着宝宝饿肚子。
但却忽略了一个问题:会把嘴里的细菌或病毒,吹到宝宝的食物里。
吹一口气
哪来的细菌或病毒?
用嘴吹凉辅食,是老一辈一直以来的习惯。有的妈妈看过一些科普文章后,会提醒老人,这么喂宝宝不卫生。
很多老一辈听了可能会纳闷:“你们小时候,我不也是这样喂过来的吗?而且我每天都在刷牙,也没得什么病,不就吹了一口气嘛,哪里来的细菌或病毒?”
首先,每个健康人的口腔里,长期定居了超过60亿细菌。
在这些细菌中,一部分对人体是好的,比如鼠李糖乳杆菌,可以调节肠道菌群。
还有一部分可能会在我们抵抗力弱、有溃疡等伤口时,导致感染疾病,比如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
其次,如果我们患有呼吸系统或消化系统疾病,口腔里也产生有相应的细菌或病毒。
比如得了慢性胃炎后,可能会有幽门螺杆菌(70~90%的慢性胃炎都是幽门螺杆菌感染所致);
长了蛀牙后,就会有变异链球菌;
得了流感后,就会有流感病毒。
这些细菌或病毒会通过吹气,从口腔转移到其他地方。美国克莱姆森大学(美国顶级公立研究型大学)的保罗·道森教授,带领团队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通过吹生日蛋糕上的蜡烛,观察细菌的变化。结果你可能也猜到了,吹过蜡烛的蛋糕细菌会变多。但不可思议的是,细菌增加的不是一点点,而是平均增加了14倍。而且不同的人吹蜡烛,对蛋糕造成的“污染”也不同。其中有个人吹了蜡烛后,蛋糕上的细菌数量竟然增加了倍!连吹的气中都带有这么多细菌,更别说“嚼碎食物喂、共用餐具”这些直接进行唾液接触的行为了,宝宝感染疾病的概率只会更大。吃了用嘴吹凉的辅食会怎么样?既然口腔中有这么多细菌或病毒,为什么之前这么做的时候,宝宝一点事都没有呢?前面说过,口腔内的一部分细菌或病毒,是不会导致生病的,可能你吹出的就是这部分;另外还有一个可能,就是即便你生病了,但吹出的量,没有达到致病量。但感染率低≠不会感染,我们很难保证,每次这么做宝宝都不会生病。很多大人感染细菌或病毒后,初期是没有症状的。有些抵抗力好的甚至能自愈,不会出现生病的症状。但这并不妨碍传播,每次吹凉辅食时,到底有多少细菌或病毒“飞”到了食物上,我们心里是没底的。宝宝吃了后,万一没有抵抗住侵袭,可能感冒、胃炎、蛀牙等疾病就随之而来了。这个风险,相信每个人都不舍得让宝宝承担。喂宝宝吃辅食怎么做更卫生?如果用嘴给宝宝吹凉辅食有风险,那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替代呢?1、巧用工具市面上有很多好用的小工具,比如:注水保温碗:提前做好辅食放在保温碗中,这样等宝宝吃的时候,就会保持在合适的温度,不会烫嘴;
手持电风扇:用小风扇吹凉辅食,方便又卫生。而且价格便宜,几元到十几元一个,充一次电可以用好几天。
2、隔水降温如果家里没有这些小工具,你也可以试试“隔水降温”。准备两个大小不同的单层不锈钢,一定要单层不锈钢,因为传热快、导热快。大的那只放下面,装上冷水,小的那只放上面,装上辅食。然后不断搅拌辅食,大概一两分钟就晾凉了。至于前面提到的食物太大或太硬,不利于宝宝咀嚼或吞咽的问题,你可以用辅食剪把食物剪碎,或者用刀切碎,也可以在烹饪的时候煮烂一点。另外,给宝宝单独准备餐具,使用分格的小餐盘,很大程度上也可以预防幽门螺杆菌这些容易“口口传播”的病毒。用嘴吹凉辅食可能是很多人一直以来的习惯,一下子改掉确实很难。不过在宝宝的健康面前,还有什么更重要呢?从现在开始尝试改变吧!如果你觉得今天的文章有帮助,可以转发给身边的家人、朋友们哦!转载请注明:http://www.kidsincar.net/wkyzlff/8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