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黄金配角吴孟达的离世,让所有人为之痛惜。
3月23日,现年66岁的香港男艺人廖启智被曝罹患胃癌,已全面停工入院治疗,曾一度病危,但为了不打扰身边人,他一直将患病消息低调处理。
3月22日,凌晨廖启智经纪公司发布声明证实病情,表示他在接受专业治疗和有家人的悉心照顾,请大家放心。
廖启智入行超40年,参演的影视剧超过两百部,演绎过的小人物不胜其数,是香港金牌配角之一。曾8次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提名,并两次获奖。
全球近一半胃癌新发在中国胃癌是消化系统十分常见和致命的恶性肿瘤之一。
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WHOIARC)发布的年最新全球癌症负担数据显示:年全球胃癌新发病例数达.9万,位居第五;死亡病例数达76.8万,排在第四位;其中47.8万(43.9%)新发病例、37.3万(48.5%)死亡病例发生在中国。
▲年中国癌症新发病例数和死亡病例数前十的癌症类型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每年有近一半的胃癌新发在中国。如果按照一年天来算的话,我国每天约有人死于胃癌。这意味着,大概每一分钟都有人因胃癌而失去生命。
从胃炎到胃癌只需4步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胃癌每年有40余万新发病例,因胃癌死亡人数超过20万。
年10月,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子刊《胃肠病学和肝脏病学》的一篇研究文章指出:中国及东亚等地区是胃癌高发的地区。尤其高钠饮食和男性吸烟是两大危险因素,在饮食中减少高盐食物是解决高风险亚洲国家胃癌问题的方法之一。
此外,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重要的危险因素。年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及消化性溃疡病学组发布的《第五次幽门螺杆菌共识》显示,我国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达40%~60%。
幽门螺杆菌感染后%会产生组织学上的炎症,但是有70%的人没有症状,有10%的人可能有消化不良,10%-20%的人可能有消化道溃疡。
我们的胃,每天都要为我们人体消化大量食物,一旦有了胃病,如果不加控制,大多数胃癌的发展遵循如下规律:
非萎缩性胃炎
↓
萎缩性胃炎
↓
肠上皮化生
↓
异型增生
↓
胃癌
年轻人患病有这些共同点虽然胃癌的主要发病年龄是40-60岁,但是现在,我国19-35岁青年人的胃癌发病率已经逐渐增多,胃癌呈现明显的年轻化趋势。
余细球介绍,导致胃癌发病的主要因素包括遗传因素、长期饮食不规律、熬夜、吸烟、喝酒、食用烟熏及盐腌和霉变食物、精神压力大等。
我国九成胃癌病人发现得太晚胃癌的早期症状常不明显,比如捉摸不定的上腹部不适、隐痛、嗳气、泛酸、食欲减退、轻度贫血等症状,容易跟普通胃病混淆。
多数人都是在出现呕血、腹痛、体重下降、腹部包块等明显不适时才想到需要做胃镜检查,这导致90%的人发现时已经到了中晚期。
胃镜是最便捷的检查手段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胃癌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医院院长、广州市消化疾病中心主任曹杰提醒,目前胃癌确诊最有效的方法是胃镜活检和细胞学检查。曹杰强烈建议,在跨过40岁的门槛后,就应该做一次胃镜检查。
他提醒,尤其是40岁以上有胃部不适、食欲不振,或者胃溃疡进行内科保守治疗后,症状不缓解或有大便潜血(如排出柏油状黑便)的患者,建议不要耽误做胃镜的时机。
哪些人群需要进行筛查?我国胃癌筛查目标人群的定义为年龄≥40岁,且符合下列任意一条者:①胃癌高发地区人群;②幽门螺杆菌感染者;③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以及恶性贫血等胃的癌前疾病;④胃癌患者一级亲属;⑤存在胃癌其他风险因素(如摄入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远离胃癌这些要做好养好胃,远离胃癌,其实靠的就是好习惯:1.别为了赶时间,吃饭狼吞虎咽;2.不要吃得过饱,经常加重胃肠负担;3.不要生活无规律,吃饭经常是“饥一顿、饱一顿”,甚至经常连早餐都不吃,有时还暴饮暴食;4.少吃熏肉、油炸、烘烤、烧焦食物和使用多次的高温食用油,其中都含有大量致癌物质;5.不吸烟,少喝酒;6.在饮食方式上倡导分餐制,在吃饭的时候多加一双公筷,为了家人的健康也保护了自己,这能避免交叉感染幽门螺杆菌。
来源:广东卫生在线
Jiankangdalang
一个有用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kidsincar.net/wkyzlyy/6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