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胃溃疡治疗 >> 胃溃疡治疗医院 >> 正文 >> 正文

分餐而食会成为大众日常生活中的礼节时尚

来源:胃溃疡治疗 时间:2024/2/25
诱人的小红果

衣食住行是人们的基本生存条件,其中“食”则是“天”,有道是“民以食为天”,可见吃饭是多么大的事情,只有吃好饭才能让好看的千篇一律皮囊遇见有趣的万里挑一的灵魂。从达官贵人到寻常百姓,没有不重视吃饭的,从吃饱到吃好,逐步形成“饮食文化”。

想要吃好饭,食材、烹调技艺是必备,就餐方式当然不可或缺,目前在国内普遍存在和实行的是合餐制。

而在此着重要讨论的是分餐制。

什么是分餐制?分餐制就是根据就餐人的要求和喜好,把提供就餐的食物和个人需用的碗筷刀叉勺等餐具分为一人一份,自己用自己的一份,个人的碗筷刀叉不触碰他人的食物的,大家一人一份饭菜,各自吃各自的,不能拿筷子夹别人碗中的饭菜,否则就是一种非常不礼貌的行为。而拿手抓别桌子上的食物更是失礼。

中国古代就有分餐制。

“筵席”一词也是起源于分餐制,“筵席”中的“筵”字就是指分餐时代的竹席,在没有凳子之前,古人席地而坐,请客人吃饭的时候,主人会为每一个客人都提供一个席子,这个席子就是“筵”。

有一个词叫“染指”,这个词的起源春秋时期郑灵公请王公大臣们吃甲鱼,但是在宴会期间,郑灵公故意戏弄公子宋,不给他甲鱼汤喝。受辱后的公子宋一怒之下走到郑灵公的餐桌前,拿手指伸进甲鱼汤里蘸了一下放到嘴里,随后拂袖而去。

公子宋的行为让郑灵公非常生气,他甚至表示要杀掉公子宋,而公子宋也密谋除掉郑灵公,于是郑国高层就爆发了一场“一条甲鱼引发的血案”。而“染指”一词诞生于此进而引深为“获取原本属于他人的利益。

由此可见,古人对分餐制礼节的重视。

《史记.孟尝君列传》里的故事:“孟尝君曾待客夜食,有一人蔽火光。客怒,以饭不等,辍食辞去。孟尝君起,自持其饭比之。客惭,自刭。”从这个故事里可以看到,首先,他们坐在各自案几的后面,彼此间隔着相当的距离;其次,他们各有一套相同的饭菜;各吃各的。这就是典型的分餐制。

专心分享美食

随着社会变迁和历史变化,国人绝大部分不实行分餐制了。

大家把同盘而食当成了建立某种亲密关系的机会,营造一种团团圆圆、你推我让、上恭下倨的气氛,吃饭成了促进合作交流,解决矛盾争端的场所,以至于有人说,吃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跟谁一起吃。吃饭已经超出了它原本的意义和作用,演变成了一种社交手段。

在并不强调人的个体意识时,自然不会强调在就餐时尊重人的个体性,以合餐的方式共享食物就是理所当然的。合餐制是人们共同享用食物的直接方式,是聚餐的自然状态。

人们在同一个餐盘中吃饭,两个以上的就餐者共用一个汤碗,人们还习惯于用手直接取食物。就餐者如果不顾及别人的感受,有的人咬了一口面包后放回到盘子中;将咬过的骨头放回盘子;还有人处于好客,用自己的筷子往别人碗里夹菜;既是备有公筷或勺子,有的人也不用,用自己的筷子或勺子直接放入共用的汤锅或盘碗中舀汤夹菜。即使不这样,人们仍然直接接触公共食物,难免会将自己的私人性存在(如口水)留在上面,因而依旧会对他人构成不同程度的侵犯。在用餐的过程中,也有谦谦君子因过于顾及他人,明明是自己喜欢吃的美食,却“己所欲而施于人”,同桌互相夹菜。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和健康问题的凸现,人们开始考虑“移风易俗”。特别是曾经出现的疾病的原因,人们的防疫意识逐步建立。个体意识的清晰,平等、互相尊重理念明确,迫使人们日益为一些不文明的习惯感到羞耻,迫切感到有必要改变餐桌上的一些行为,要求人们注意在就餐时尊重他人,顾及邻座和他人的感受。逐渐,分餐制就餐方式建立了:每个人有自己的盘子和勺子,汤则由专门的公共工具所分配,与社会生活的新需求一致,吃获得了新的风格。

在年发生非典型肺炎疫情时期,国人曾短暂地提倡过分餐制,但随着瘟神的逐渐退隐,这种仅仅强调防病避灾的饮食实验很快就消失在萌芽状态。

部分国人之所以不愿意接受分餐制,就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形成足够清晰的个体意识,还缺乏对于自己和他人的权利观念,仍然不懂得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尊重他人的个体性。

以传统的名义拒绝分餐制是荒谬的。在民以食为天的中国语境中,分餐制本身就是传统的继承。

分餐制既避免了对他人的冒犯,也减少了相互传染疾病的概率,又使人们平等地共享食物资源,实乃最合理的饮食方式。它非但不强调事先严格地分配食物,而且让“每个人自己挑选自己喜欢的食物和仅吃他选中的食物”。如果将这个过程复位到更广阔的社会—文化运动中去,从卫生学层面讲,是社会的一种进步。

目前的分餐制主要有三种:厨师分餐,厨师在厨房将制作的菜点成品按每客一份分配,由服务员送给每位就餐者进食;服务员分餐,餐厅服务人员在分餐台或台面将菜点成品分配给每位就餐者进食;就餐者自行分餐,就餐者通过使用公筷、公勺等公用餐具分取菜点成品,再用各自餐具进食。

分餐包括自助餐、快餐、盒饭、食堂打饭等,是相对于宴会、聚餐、在家吃饭等“合餐”形式而言。

把分餐作为一种经营服务方式,进而倡导,成为家庭聚会、朋友聚餐、单位会议就餐都能普遍采用的就餐形式。

分餐制的好处主要体现在:在预防疾病、讲究卫生、合乎文明道德等方面。同时,家庭聚会、朋友相聚实行分餐制,体现了对每个人尊重,不论年老年幼,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喜欢的口味和饭量各取所需,避免剩菜剩饭;

公共场合聚餐或宴会,实行分餐,取消座次排序,体现一种平等,就餐者可同时自主选择食物,“光盘”正好,避免讲面子比排场而上菜过多,吃不完的饭菜都被倒掉,铺张浪费;

实行分餐制,更有益于吃饭时专心享受品鉴美食,体现对食物的尊敬,有利于均衡营养,养成注重营养卫生的好习惯,避免这进餐中过多的说话、交流和应酬。

实行分餐制,可以预防各种疾病并减少如幽门螺杆菌、胃溃疡、肝炎等疾病的交叉感染,能使疾病的感染率比合餐制的感染机会大大降低。

年年底以来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再次把公共卫生防疫推到了风口浪尖,个人防护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为防止“病从口入”,分餐制再次被许多人推崇。人类文明处于永不停息的变化之中,进餐形式也必然会随着文明的发展进化到更高级。

中国的饮食文化蕴含了一种极大的情趣,吃饭已经不仅仅是为了满足机体的热量补充,更重要的是通过聚餐来满足人们丰富的精神和情感需求。三五好友,雪夜围炉,举杯痛饮;或老少家人,春日围桌,觥筹交错,共叙家常。分餐,同样可以其乐融融,其意浓浓。

希望分餐制这个良好的传统能赋予新意,成了健康文明生活的应有礼节和新时尚、好习惯!

转载请注明:http://www.kidsincar.net/wkyzlyy/85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