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胃溃疡治疗 >> 胃溃疡中医治疗 >> 正文 >> 正文

FM7健康养生馆餐桌革命公筷

来源:胃溃疡治疗 时间:2020-8-12
白癜风的危害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613/6326476.html
分餐分食,公筷公勺,您做到了吗?

公筷公勺,健康分餐小餐桌,大文明,我倡导,我行动

公勺公筷,同桌吃饭更自在,餐桌礼仪非小事,公筷公勺见文明。

本周三(7月15日)医院院感科科长、副主任护师王静女士做客《健康养生馆》节目,给大家讲解了推行公勺公筷、分餐分食的意义。

王静做客录播间

王静女士是年参加工作,发布论文6篇,科研获得咸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她是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高风险部门感染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咸阳市院感院感质控中心委员。

什么是公筷

公筷是公用的筷子,是专用于夹菜的筷子。区别于私筷,私筷是大家各自的筷子。公筷不用于吃饭,为了方便夹菜配备的,有时,每人配一双,有时一桌配一双或一菜配一双。很多人误以为使用公筷,是防止别人把病传染给自己,其实这是一种误区。使用公筷,最大的作用,是防止可能的疾病从自己身上传染出去。比如一家三口中,有人有幽门螺杆菌,那么,并非每人都要用,才能切断传染,而是只要患者使用,即可切断传染。所以,使用公筷,并不是防范他人的表现,而是保护他人的表现。

公筷的起源

公筷自古就有,那些皇亲国戚、达族贵人们在吃饭的时候很多都是由佣人用一把公筷夹菜到他们的碗里在开始吃,一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地位和奢华的生活,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卫生。根据全国餐饮业中根据中国饭店协会制订的《餐饮业分餐制经营服务规范》,餐饮企业营业面积超过平方米、同时接待人以上筵席的,必须严格实行分餐制;小于平方米的餐饮企业也应积极采用分餐制的用餐方式。要求:酒楼要主动树立分餐意识,为客人配备公勺公筷,另一方面,客人也要对餐饮业的分餐制进行督促,主动要求分餐。这个是整个社会文明程度提升的标志。

分餐制的形式

分餐制的形式主要有三种:厨师分餐、服务员分餐、就餐者自行分餐。在这三种分餐形式中,厨师分餐、服务员分餐在具备经济实力的大型餐厅较易推广,但对广大中小餐厅来说,这两种方式会增加餐具、人员等成本,推广起来有一定困难。提供公筷公勺,实现就餐者自行分餐,是消费者和经营者都可以接受且切实可行的方式,应大力推广。近期疫情期间,在一些大城市,例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使用公筷已经成为“新风尚”。

公筷公勺的形式

??公筷的材质,颜色,标识等应在规格和颜色上明显区别于自用筷勺,材质应符合GB规定的质量要求,颜色上公筷白色或类白色,私筷黑色,材质上:宜采用塑料、竹、木、陶瓷、金属等,规格上:长度应比自用筷长3-4厘米,并在公筷的粗端印烫标注“公筷”字样,这样的话特征明显,避免误拿。公勺材质宜采用陶瓷、食品级不锈钢,颜色宜白色或类白色,勺柄长度应比自用勺柄长且明显不同于自用勺,勺柄处宜印烫“公勺“字样”,用后消毒,如被私人使用,应及时更换,可以一桌一双,也可以一人一双,或每道菜一双,不把公筷插入自己碗中,餐饮商家应做引导,餐前服务员介绍,餐厅醒目部位张贴海报。??

礼仪意义

勺子、筷子是中国人最常用的饮食工具,同桌聚餐也是我们的饮食文化,能够增进感情,方便交流,给别人夹菜,是为了显示热情,好客,是一种待客之道和就餐礼仪,但是用自己的筷子给别人夹菜,带去了唾液,病菌,成为细菌的直接传播者,使用公筷,并不是防范他人的表现,而是保护他人的表现。在餐桌上使用公筷公勺,从源头上阻断了病毒、细菌的传播,阻断了传播链(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因为人口腔,唾沫里有寄居着病菌,如果用自己的筷子,勺子给别人夹菜盛汤,唾液和病菌会随着筷子带入菜中,传播给他人,成为细菌的直接传播者,就是我们说的“口水菜”。例如:某人又胃病,携带幽门螺旋杆菌,就容易通过夹菜,盛汤这些途径传播给一起就餐的人,还有:甲肝,乙肝,戊肝,感冒等。另外: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们禁止聚餐,倡导分餐,分散,分时段就餐,主要是为了防止飞沫,接触传播。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影响健康的因素中有60%与生活方式和行为有关。在公共场合就餐,使用公筷、公勺和分餐制,避免因餐具不洁引起的交叉传染,所以餐桌举止非小事,一筷一勺见文明,提倡“文明餐桌,公筷公勺”的用餐方式,有利于形成安全用餐,健康用餐、文明用餐的好风尚,是提升全民文明素质的一项重要举措。

分餐制的好处

01

家庭和公共场所实现分餐制,有利于控制人的饮食量

02

分餐制的实行,对于生产瓷器餐具的厂家带来巨大的商机

03

分餐制能慢慢改变国人大吃大喝的怀习惯,养成注重营养卫生的好习惯

04

实行分餐制,可以预防各种疾病并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能使疾病的感染率由合餐制的42%降为17%

05

有利于均衡营养,防止偏食

06

有利于减少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防治胃病的发生

分餐制的弊端

1、不利于体现中国文化讲究亲情、气氛、营养、形式的方面;

2、我国的饮食文化和餐饮习惯不利于分餐制;

3、不利于人们在饮食的过程中培养感情;

4、造成洗涤用品、水资源的浪费;

5、中餐难以推行标准化制作;

6、分餐制并不是阻止“病从口入”的惟一措施;

7、我国相当一部分地区和人口处于温饱或待温饱水平,分餐制对他们来说有点不合时宜。

——

混餐制的危害

1)感染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旋杆菌是胃部杀手,它在人的胃内长期大量繁殖,可导致终生感染并引起胃炎,从而造成胃溃疡久治不愈。同时,它又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世界范围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证实,幽门螺杆菌在人群中的感染率可高达50%以上,而家庭集聚性的感染传播又是幽门螺杆菌的重要感染途径。

2)胃溃疡交叉感染

  研究发现,亚洲人共用饭碗、筷子和菜盘的习惯使得胃溃疡在家庭成员中极易交叉感染,其发病率要远高于分餐制的欧美国家。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于肝炎等传染性疾病较为重视,而对于胃溃疡等细菌感染性疾病则往往忽视,共用碗筷进餐的现象普遍。其实,碗筷最易感染细菌,据检测,人们常用的每个饭碗和每双筷子上感染的细菌可达—0个。当人们共用碗筷时,唾液里的细菌可通过饭碗、筷子等餐具互相交叉传染、传播。这也是习惯与家人共用碗筷进餐的人胃溃疡感染率和发病率较高的重要原因。

——

公筷公勺分餐分食

所以我们倡导,每个公民应身体力行,以身示范,向身边的亲朋好友宣传使用公筷公勺,施行分餐就餐,影响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形成使用公筷公勺的文明意识,养成使用公筷公勺的健康饮食习惯,引导文明餐桌新风尚,倡导施行分餐制,既保留了传统文化的精髓,也体现了饮食文明的进步,让现代餐桌礼仪与时俱进。这正是:

劝说家人用公筷,不会疏远爱常在

大人筷子喂小孩,病从口人有危害

备副公筷不费事,病毒上面摊大事

给人夹菜是好事,没准别人不乐意

聚餐吃饭用公筷,文明就餐新风尚

?赶紧的,

分餐分食,公筷公勺

走起!

健康养生类节目

转载请注明:http://www.kidsincar.net/wkyzyzl/4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