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是引起消化不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的罪魁祸首。根据世界胃肠组织(WGO)保守估计,全球至少有一半人口感染幽门螺杆菌。所以这个菌挺可怕的,那么小孩子会不会被传染?
答案是会的,这种菌会通过下面这些行为传播:
1.家里的老人把孩子咬不动的食物嚼碎了喂给孩子、
2.一家人在一起吃饭,大人用自己的筷子喂孩子吃饭、
3.把自己咬过的食物给孩子吃、
4.看着孩子这么可爱,总是忍不住亲亲他的小嘴、
下面跟大家分享下关于幽门螺杆菌的知识
1.幽门螺杆菌是什么?
幽门螺杆菌就是一种生活在胃部的细菌。它能引起消化不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
2.它的传播途径
主要传播途径就是粪-口传播和口-口传播。
粪-口传播:往大了说就是这个菌随着粪便排出之后,污染了水源或庄稼,之后咱们直接喝被污染的水,或是直接吃被污染的瓜果蔬菜后,就可能会感染。
往小了说就是上完厕所不洗手就摸来摸去,然后其他人又吃了被摸来摸去的食物。
口-口传播:直接点的例子,就是嚼完东西喂孩子以及亲孩子的嘴。间接点的例子就是用大人嘬过的筷子喂孩子吃饭,或者是把自己咬过的食物喂给孩子。
3.需要检查吗?
如果上面这些事情对孩子做过,怎么知道孩子是不是被感染了?医院检查一下呢?
其实,如果孩子没啥症状,家里人也没有人感染这种菌,那就不需要检查。
如果出现以下这4种情况,需要带孩子检查一下。
情况1:消化不良
如果孩子有这些症状:口臭、恶心、干呕或呕吐、食欲下降或厌食、吃一点就饱、胃胀等等。如果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消化不良,这些症状是比较长时间、持续出现的,而且你一般找不到其他原因。
情况2:长期腹痛
对于稍微大一点的会表达的孩子,如果孩子总说自己吃饭的时候,或者吃完饭上腹部疼,那大家就要格外注意一下了。
因为这种和进食有关的腹痛,很可能是胃部疾病引起的,就会和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
上腹部就是指胸部往下,然后肚脐往上这一块儿。
情况3:生长发育落后
这一点其实就是和孩子一吃就饱、食欲下降或厌食有关。如果孩子长时间吃得少的话,就会表现为生长落后,生长曲线逐渐下滑。
情况4:家人有感染
如果孩子没有上面这些症状,但是大家发现家里有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或者是家族史中存在胃癌病史的,如果觉得不放心的话,也可以给孩子检查一下。
4.怎么检查?
检查幽门螺杆菌常见的方法有3种。
第1种:胃镜检查
胃镜检查是最准确的,但是这个过程太受罪了。所以这种方法不推荐给小孩子使用。
第2种:尿素呼气实验
对于成年人来说,这是首选的检查方法。通俗点说,就是“吹口气”就能检查出来,很方便,也不受啥罪。
但是这个方法对小孩子来说其实还是有点不友好的。因为它吹气还真不是咱们理解的随随便便吹一口就行,吹气的力度和时长有一定的要求,小孩子是很难完成的特别标准的。
欧洲就认为6岁以下的孩子不能很好的完成这个实验,不推荐对小于6岁的孩子进行这种检查。
所以,这种方法也不是那么完美。
第3种:粪便抗原检测
这种方法是直接化验孩子大便里的幽门螺杆菌的抗原。如果给小孩子检查的话,这种方法相对来说最合适。
5.怎么治疗?
说到治疗的话,对此现在医学界还有些争论。
有些专家认为如果没有症状的话就不需要治疗,有些则认为一旦检查出来感染就得治疗。
我能提醒大家的就是,只要治疗开始,就要按照疗程进行,10~14天是不能少的,千万不能自行停药。
6.重在预防
一是注意卫生
水源卫生:不管是烧开了还是使用净水器等等,都要保证饮用水的干净。
个人卫生:勤洗手,还是咱们常说的七步洗手法。饭前便后要洗手可真不是一句口号啊。勤刷牙,以减少口腔中的细菌,牙具也要及时更换。
食品卫生:蔬菜、水果一定要清洗干净,肉类一定要做熟了再吃。
二是禁止口对口喂食
把吃的嚼碎了喂孩子的行为一定要杜绝。
如果家里还有老人这么做,大家可以把这篇文章转给老人看顺便再买个辅食剪,这种原则性问题咱们还是坚持的。
除此之外,还有像把自己啃过的食物喂给孩子,或者是用自己筷子喂孩子类似的行为也要避免。
三是不要亲吻孩子的嘴
亲吻孩子的嘴可不光能传染幽门螺杆菌,还可能会传染疱疹、手足口、幼儿急疹、牙周疾病等。
那些“又一个孩子被亲死了!”的新闻大家也看过不少了,所以说,尽量不要让外人随便亲孩子。
如果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家人,也最好不要亲孩子的嘴。
四是分餐制度
这一点对于咱们中国家庭来说还是比较难实现的。所以也可以选择“公筷制度”,给孩子夹菜的时候尽量用公筷,别用大人嘬过的筷子喂孩子。
但是如果家里有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最好还是采取分餐制度,感染者的饭菜和碗筷都要和孩子的分开。
五是保证餐具清洁
幽门螺杆菌生命力没那么顽强,用开水就能烫死。
所以餐具清洗干净后,最好用开水烫一下,尤其是筷子。
关于幽门螺旋杆菌,以及日常生活习惯,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欢迎留言讨论
-END-
▍来源:崔玉涛育儿管理中心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kidsincar.net/wkyhzlm/2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