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为后天之本
气血生化之源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脾胃调和,人体健康无恙
脾胃若失和,或因外感或由内生
都会影响人体气血阴阳的正常功能而致病
脾胃伤
百病生
即所谓“脾胃伤,百病生”
中医如何调治
脾胃病
01
复发性口疮
口疮发生的地方与得病的脏腑关系密切,如舌中和脸颊牙龈部就与脾胃关系密切。现代医学认为,复发性口疮是机体免疫系统功能紊乱引起的疾病如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等的肠外表现。中气不足者多发于内火上攻;情志不舒者多发于肝郁化火;睡眠不足者多发于心火炽盛;饮食不节、大便不规律者多发于脾胃不和腑气不通内生湿热。
治法:中医常用肺胃两清、清新凉血、滋肾平肝之法治疗。
慢性咽炎
慢性咽炎的病因,除了大家熟知的几种如吸烟、饮酒、粉尘及鼻部炎症刺激、过度发声造成咽部慢性充血水肿发炎、咽部慢性感染等之外,还有一种非常重要去常常被忽视的原因:由于胃食管反流病导致反流物刺激咽部造成的炎症。
治法:胃气上逆者法当宣清降浊;脾气不升者法当运脾除湿升清。
胃食管返流病(GERD)
此病常并发反流性食管炎、食管消化性溃疡、也可引起食管柱状上皮化生(barrett食管)。表现为胃中灼热、反酸,吞咽困难或疼痛,严重时可为剧烈刺痛,向背、腰、肩、颈部放射,酷似心绞痛。
治法:针对清阳不升胃气不降的气血痰火湿食郁结,在宣清降浊的基础上配合通阳化痰开郁降逆等方法治疗。
胃炎、胃溃疡、胃癌
此三病均属于胃部疾病,而且具有慢性浅表性胃炎(或胃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胃癌的演进过程。临床多见嗳气反酸、胃脘不适、疼痛或嘈杂、脘腹胀满食欲下降等。
治法:针对气化失常,常用开宣上脘、升降通调、清胆和胃通降下脘之法;针对形质损伤(如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肠化生及不典型增生、胃癌等),常用滋阴养胃、行气消滞恢复形质的方法治疗。
重在预防
02谨记:预防永远比治疗成本更低、效果更好
1、饮食要规律,不宜过饥或过饱;
2、口味宜清淡,少吃生冷、辛辣、油腻、刺激、腌制等重口味食物;
3、情志宜调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放轻松;
4、运动要适度,规律适度的运动有助于胃肠蠕动和气血的运行。
脾胃病相关医生简介
03
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中医诊断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浙江省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从医40余年,擅长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症。著有《慢性胃炎证治》等著作30多部,科研成果获国家级和省级奖励10多项。
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症,特别是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前病变、胆囊炎、胆石症、肝纤维化等的中医药诊治,以及亚健康的中医药调理。
徐珊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指导老师
主任中医师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周二上午
郑红斌
主任中医师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周日上午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博士研究生毕业,教育部公派日本东京大学消化科访问学者。现为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经分会常委,浙江省中医药学会理事,长期从事内科疾病中医诊治。擅长肠、胃、心、胆及内科疑难疾病诊疗。
慢性浅表性、萎缩性胃炎,口腔溃疡,胃食管反流病,胃、十二指肠溃疡、胃息肉、胃癌、溃疡性结肠炎、克隆恩病、过敏性肠炎、肠息肉、肠癌、便秘、心肌炎、冠心病、脂肪肝、高血压、高血脂、心律失常、胆囊炎、胆石症、月经不调、痤疮等。
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浙江省首批名中医学术继承人。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理事,全国中医诊断学专业学术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保健与康复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临床医疗工作、教学和科研工作。
失眠、抑郁、注意力不集中、中医脾胃病(包括胃癌前病变)、慢性咳嗽、口腔溃疡、痛风症、骨性关节病、脂肪肝、慢性肝病、肿瘤病人术后调理、亚健康调理、内科疑难杂症等。
周岳君
主任中医师
教授
硕士生导师
周一下午
张俊杰
教授
硕士生导师
中医学博士
周六上午
浙江省“人才工程”第三层次培养人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从事中医教学及临床工作多年,研究方向为中医药防治内科杂病的临床研究。
擅长对胃、肠、肺、胆等疾病的中医诊治,尤其是浅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症、便秘、慢性胆囊炎、胆石症、外感咳嗽、哮喘以及高血压、高脂血症、失眠、糖尿病等疾病的临床诊治具有丰富经验与良好疗效。对妇科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症等疾病也有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
师从浙江省知名脾胃病专家魏康伯,深得魏氏脾胃科诊疗技术真传。系杭州市中医药协会会员。
擅长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慢性食管炎、慢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慢性咽喉炎、各种消化系统肿瘤及癌前病变、女科疾病(月经不调、增生、卵巢囊肿、子宫肌瘤、更年期综合征)、多汗症、顽固性失眠、便秘等内科疑难杂症,此外对膏方进补,亚健康疾病及治未病也有独到的诊治经验。
李卫河
主任中医师、
魏氏脾胃科传人
周五上午、
周六下午
朱松生
副教授
周一上午、
周三上午
年毕业于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六年制本科,原伤寒温病研究室主任。从事中医临床五十余载,擅长中医内科、兼通妇儿科。数十年来,结合现代医学知识对消化系统颇有研究。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注重中医辨证施治特色,强调整体治疗,调节人体免疫功能,临床疗效显著、深受病人赞誉。
在临床上专攻脾、胃、肝胆疾病,如胃溃疡、十二指肠球炎、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伴肠化、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肠梗阻、肠粘连以及胆囊炎、胆石症、各类肝病肝硬化腹水等。
从事中医临床54年,为全国消化系病专家、国家级名老中医高足。“中国心理协会”、“浙江省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会员、“华夏特色医学(临床特色医学)”首届编委、“中国当代中医药人才”编委。入编“中国传统医学国际名医特技大典”及全国专科特长名医选编等。
擅长脾胃、肝胆、失眠、消渴及内妇科杂病。
罗珏
副主任中医师
周一上午,
二、四、六、日全天
郭海峰
副教授、
中医学博士
周三上午
浙江中医药大学副教授,方剂医史文献研究所副所长。近年来,参与教育部课题1项,主持、参加省厅局级课题3项,主编专著1部、副主编专著1部、编委2部。年中医综合实验“当归补血汤治疗血虚证的实验研究”获浙江省政府颁发的二等奖。一直从事中医内科、妇科临床工作,潜心研究中医方剂,擅用经方治疗疑难杂症,疗效显著。
中医内科,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等脾胃病、月经不调、眩晕、咳喘、失眠、胸痹以及肿瘤术后调理等。
中华医学会方剂学分会委员,浙江省重点教材《方剂学》《中医食疗学》编委,主持省教育厅课题“浙江省历代名中医临征经验研究”。所在学科方剂学为浙江省中医名科建设单位。师从国家级名中医连建伟教授。
中医内科、妇科疾病,擅长脾胃病的治疗,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的癌前病变,各种肿瘤的术后调理,消化性溃疡、慢性肠炎、慢性肝病、肝硬化、失眠、更年期综合征的中医辨证论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颅脑恶性肿瘤一一神经性胶质瘤采用温阳化痰、逐瘀解毒法,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徐小玉
副教授、
中医学博士
周二下午
高连江
副主任中医师
周一下午
浙江中医学院中医系毕业。中亚联合国际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从事中医临床30余年。医疗事迹先后以“救得他生是我生”被《杭州日报》、《浙江日报》和《浙江青年报》刊出;多篇论文国际国内获奖。担任多家医学杂志特聘编委。
擅长于消化道、呼吸道疾病,对胃溃疡、肝病、肺气肿、哮喘、肿瘤等治疗有独到之处。对妇科、儿科医治也颇有疗效。衷中参西,循古而不泥古,探研百家学说,治法多有创异。
乙肝、脂肪肝、酒精肝、肝硬化、胆囊炎胆结石等各型肝胆疾病;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胆汁返流性胃炎、返流性食管炎等各型胃病,以及各类恶性肿瘤如肺癌、食道癌、肝癌、肠癌、淋巴癌等,并对降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和痛风尿酸高独具心得。
吴小明
副教授
医学博士
周一上午
张卓文
中医学博士
周六全天
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博士,曾跟随国内数位中医明师学习传统中医,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中医辨证诊疗体系。临床诊治疾病四诊合参、调和心身,以道行医,处方药物精简,疗效显著。
虚损性疾病。擅长以中医辨证论治、整体观念治疗各类虚损性疾病及内科杂病。如各类消化系统疾病、各种心身因素所致妇科疾病、小儿反复性高热、各类皮肤病、各类肿瘤等,临证善用汤、散、丸、胶囊等各种剂型,辨证巧妙,精诚细心。
曾先后跟随省内外多位名老中医学习。长期从事中医治法方药对难治病的学术研究和临床实践,著有《本草纲目家庭养生速查》,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多篇,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等科研、教学改革项目多项。
擅长治疗内科常见疾病,尤擅脾胃病(如慢性胃炎伴肠化、胃食管反流病、脂肪肝、腹泻、便秘等),内分泌代谢病(糖尿病及早期并发症、甲状腺结节、代谢性肥胖、痤疮、高尿酸血症等),小儿消化不良、消瘦等,且在运用穴位敷贴、中药膏方、食材养生等特色疗法预防调治慢性疾病方面有深入研究。
牛永宁
主治中医师
中医学硕士
周四下午
周文卫
中医师
周日全天
师承国家级名中医连建伟教授,跟随出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五代中医世家,祖辈从清道光年间开始在浙江江山一带行医,治疗风湿病在当地颇有盛誉。
擅长治疗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尤其对脾胃病(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肠炎、痔疮)、各类风湿疾病(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颈椎、腰腿痛、骨质增生、痛风、面瘫),以及乙型肝炎、急慢性肾炎、肾结石等疾病的诊治及亚健康调理。
预约
方式一:拨打(咨询预约)
方式二:浙江省诊疗预约服务平台
转载请注明:http://www.kidsincar.net/wkyhzlm/4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