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4月9日,是第16个“国际护胃日”。近年来,胃病的发病趋势日益呈现年轻化,中年患者的发病率也逐年增加。在中国,胃病发生率高达85%,是名副其实的“胃病大国”。
“国际护胃日”是于年的4月9日被国际自然医学和养生工程研究会、世界健康管理联盟首次定义,提醒公众加深对胃病的认识。
从中医理论上说,春属木,与肝相应。春季为升发之季,阳气旺盛,肝气升发,易犯脾土,也就是容易损伤脾胃。
胃病是一种慢性病,缺乏特异性症状,部分患者可无任何临床表现。大多数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症状,如饱胀、食欲减退、恶心。部分常表现为持续性上中腹疼痛,进食后立即出现。
所以这个季节养胃护胃,尤为重要。
胃病因何而来的呢?
第一,就是饮食不规律。现代人生活节奏快,一日三餐不规律,又喜好吃过多油腻食物,久而久之,就会破坏胃黏膜,引发胃病。
第二,精神压力过大。人体肠胃内的神经细胞数量仅次于中枢神经,对外界的刺激十分敏感。忧郁伤肠胃,因此人一旦抑郁,要不暴饮暴食,要不茶饭不思,这对肠胃都是巨大伤害。
第三,吃饭速度过快。快速进食使食物不能在口腔中得到充分粉碎,这会加重胃部负担,很容易出现消化不良、胃动力下降甚至损伤胃黏膜。
第四,经常节食减肥。长时间的饥饿状态,会导致肠胃功能下降,同时胃部还会受到胃酸的折磨,久而久之,就会发生消化不良、胃炎、胃溃疡等,严重的还会引发胃癌。
第五,吸烟。尼古丁会使胃黏膜下的血管收缩痉挛,造成胃黏膜缺血缺氧,损伤胃黏膜的完整性,胃部就失去了一层很好的保护屏障,最终破坏胃部正常的功能或加重原有的胃病。
如何正确的养胃护胃
一、调畅情志
《内经》有“思则伤脾”,《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云“皆先由喜怒忧恐,而后胃气不行,劳役饮食继之,则元气乃伤。”是说恼怒、抑郁、忧思等不良情绪可诱发或加重脾胃病,如常见的胃食管反流性疾病、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疾病。因此保持乐观畅达的心情是预防胃病和治疗胃病的良方。
二、合理饮食
《素问?藏气法时论篇》指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和而服之,以补精益气。”饮食有寒、热、温、凉四性,辛、甘、酸、苦、咸五味,五味与五脏,各有其所主。平时饮食当五味得当,寒温适中,食知饥饱,定时定量,谷果蔬肉,结构多样,不可酗饮。
患有胃病的患者,饮食要清淡,宜食新鲜蔬果、荤素搭配,避免过食辛辣、腌制、煎炸之品以免损伤脾胃。
三、修身养性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劳逸适度,戒烟、戒酒,保证适当的睡眠。注意气候变化预防感冒。对于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应及时消毒餐具并采用分餐制。
四、正确对待疾病
如患有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等慢性胃病者,服药症状无缓解或者较前加重,或出现消瘦、脓血便、呕血、吞咽困难、持续腹泻、呕吐、剧烈腹医院就诊,切勿延误病情。
阿拉坦五味丸(阿拉坦-5),是蒙医临床上最常用的复方制剂之一。是蒙医治疗消化系统的传统方药,强动力助消化,胃肠溃疡必备。
: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十二指肠溃疡所致的胃痛、腹胀、反酸、嗳气等,消化不良、呕逆、腹泻等,急慢性肝炎所致的肝区胀痛、刺痛,宿食不消,口干苦粘,肝胆热症,目黄等症候。
:祛“赫依”“协日”病,健胃,助消化。用于胃肠炽热,宿食不消,肝胆热症,黄疸等。
:祛“赫依”“协日”病,这里指调节胃肠功能及肝胆功能之意;症状表现为口苦、反酸、胃胀、嗳气等证侯,相当于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
阳春四月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春风十里
爱胃护胃正当时!
这个国际护胃日
转载请注明:http://www.kidsincar.net/wkyhzlm/7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