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为后天之本,也是人体气血升降浮沉大循环的中轴,是保持健康的一个关键点。
在去西藏义诊期间,有大量的患者属于胃痛。我曾经用过哪些方法?
一、诊断方面是:
第一,用舌诊。观看三个方面,
(1)是舌头中间的区域,如图所示,看这个地方有没有异常。如果是凸起物,则脾胃可能有增生;如果有塌陷,则脾胃可能虚弱亏空;如果是有裂纹,则脾胃闹旱灾,脾阴不足(山药可补之)。
(2)把舌头分成舌根、舌中、舌尖三部分,分别对应人体的下、中、上三焦。正常的舌体,应该是从舌根到舌尖应该逐步变窄,如果舌中比舌根和舌尖都宽,则意味着“中焦堵塞“,其中脾胃有可能淤堵不通。
(3)看什么?看舌背面的左右宽度,如果左边宽于右边,则是气机上升的通道被淤堵;反之,如果右边宽于左边,则是气机下降的通道被淤堵。而胃以降为主,如果右边宽于左边,则胃可能淤堵不通。
第二,用脉诊。右关跳的比其他脉都有力,则胃满仓了;反之无力,则胃很亏空。
第三,用触诊。可以直接按压腹部,患者是按下去更痛(拒按),拒按则淤堵不通,还是按下去变舒服(喜按),喜按则是亏虚不足。
可以按压全息对应点,比如点按患者右手第二掌骨的中点,是否有刺痛?如有刺痛则胃部有淤堵,如果酸痛则胃有亏虚不足。
比如点按后背脾胃腧穴,是否有刺痛?
还可以按压阳明胃经所过的区域,是否有可见的异常(比如青筋、紫筋、黑筋、黑点、疤痕、结节、增生物、塌陷坑等)和不可见的酸麻胀痛点。
以上是我比较常用的四诊方法。
二、治疗方面:
原则,先建能量,然后以通为补,最后见痛去痛,痛去心喜,心喜则身安。
1.建能量的原则:损有余而补不足。如有不足的,可以用艾灸和汤药去补,也可以用针灸足三里等去补。汤药比如建中汤系列,食疗比如参姜枣草茶系列。
2.董针用穴:
脾胃疾病(一)脾肿大:脾肿穴;上三黄;三重穴;木斗、木留;人宗(二)反胃(倒食):天皇;肾关;(三)胃酸过多:天皇;肾关(四)胃痛:浮、外间、肠门;火主;门金;花骨四;四花中、上、下、里。(五)胃下垂:脾肿加足三里加内关加中脘,并灸神阙、气海、关元(六)胃炎,久年胃病:土水;门金。
摘自:《董氏奇穴组方》。
3.阴阳九针:
(一)如果第二掌骨中点有按压刺痛,直接用2寸针,点刺右手第二掌骨的中点骨膜21次,并于骨下贴骨深刺,提拉几次后,留针30分。
(二)可以用大拇指通天彻地,或针通人和,或大叉穴。然后配合动气疗法。
4.放血疗法:巡胃经寻找可见的异常,比如青筋、紫筋、黑筋等,然后刺血。
三、医案:
我自己的医案很多,但是没有收藏。给大家分享一个学员自我疗愈的医案。
云芳姐是一位服装技术人员,她虽然已经有孙女了,但是她依旧好学,跟着小编曾经是多年的同事。她练习董针每日一针,非常勇猛精进,所以她已经帮她自己和她丈夫缓解了很多种痛症。
前天,她说她旧病胃炎发作。我告诉她配穴和放血的穴位之后,她果断执行,然后就得到了改善的结果。为她如此优良的执行率和幸福点赞!针灸是中医里现场感最强的法门,能在当下即得证果,有效没效当场知道,骗不了人,也骗不了自己。
她的分享:谢谢晓伟老师,我的胃炎好多了,今天不胀痛,按老师讲的少吃一点,在四花系列和腑肠放血,针门金土水穴,我会继续再扎两天以稳固。感恩老师。
最后,再分享一个修补胃溃疡的偏方:听一个病患分享了一个治胃溃疡的偏方,他自己有用此法并且前后有做胃镜检查,确有疗效。如果胃里溃烂了,用煮熟的蛋黄炒熟炒出油,炒成糊状,三餐之前每次吃一勺子。吃完个蛋黄,可以修补溃疡面。
当然,胃溃疡用制污穴放血也好。
除了胃痛(在中部),如果右肚部疼痛并该区域发烧,可以在左脚的阑尾穴附近找痛点,然后扎针止痛消炎;如果左肚部疼痛,可以在右脚的胆囊穴附近找痛点,然后扎针止痛去囊肿。
以上是个人经验的一点分享,是前一篇《关于使人产生大便欲望的针法(关于治便秘的思路之一)》的延续,能力有限,欢迎批评指正。萤火虫的光亮虽弱,希望能给初学者一点帮助。
~~~~~
改变,不仅仅需要感动,更需要行动。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为不孝家庭保健,自病自医自利利他,自助助人上可疗君亲之疾,
下可救贫贱之厄,
中可保身长全。求医不如求己,求医不如学医敬请白癜风有哪些症状治疗白癜风用什么药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kidsincar.net/wkyhzlm/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