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电视剧《余生,请多指教》一开播,剧情就引起了热议。剧中女主角林之校父亲在胃镜检查中发现胃溃疡,但男主角顾魏医生认为,患者胃溃疡的形态比较特殊,需要住院进一步检查治疗,通过再次胃镜检查,女主角父亲被确诊为胃癌。明明是胃溃疡,怎么成了胃癌?其实,类似的情况并不少见。就在前段时间,一位患者拿着自己的胃镜报告找到浙江大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科吴贞医生“胃镜报告上明明写了胃溃疡,医生为什么说是胃癌,是不是误诊呀?”吴贞坦言,很多人认为胃溃疡是良性疾病,其实胃溃疡中隐藏了一些“坏分子”,比如“溃疡型胃癌”,两者的临床表现和内镜下有许多相似之处。“有经验的医生可以通过胃镜对溃疡的良恶性进行初步判断。良性溃疡一般形态规则,呈圆形或椭圆形,底部平整,边缘比较整齐。而恶性溃疡即胃癌形态不规则,底部凹凸不平,比较污秽,溃疡边缘会呈结节状隆起。”但这些仅是医生临床经验判断,最终还需要通过胃镜下病理活检明确诊断。有时一次病理活检并不一定能取到癌症组织,需要反复多次活检。在临床中,吴贞曾碰到一位患者,连做3次胃镜检查及病理活检,都没能取到癌症组织。但经验告诉医生,不能放过任何一个肿瘤。最终,这名患者通过手术切除,明确了胃癌的诊断。吴贞医生正在查房体检季,不少人拿到胃镜病理报告,常会看到“肠化生”“不典型增生”等字眼,这究竟代表什么意思?“它们都属于癌前病变。肠化生其实是我们机体在慢性炎症基础上的一种自我修复,只不过修复时本该生成胃细胞,却生成了肠细胞。不典型增生也叫异型增生或上皮内瘤变,胃癌发生前几乎都要经历这个阶段,一般分为轻、中、重度。”吴贞提醒,当大家在报告中发现“重度不典型(异型)增生”或“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字样,千万要重视,很有可能是取材不到位,需要短期内复查,再次活检。如果怀疑为癌,应做相应处理,如内镜下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此外,有5%—10%的良性胃溃疡会发生癌变。所以发现胃溃疡一定要规范治疗,如查杀幽门螺旋杆菌,抗酸治疗,定期复查胃镜。对于内科治疗效果不好,反复不愈合的患者,需要进一步排除癌变可能。不过吴贞提到,癌前病变不是癌,大家不必惊慌失措,从慢性炎症到胃癌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以防范于未然。
转载请注明:http://www.kidsincar.net/wkyhzlm/9211.html
上一篇文章: 癌症预防大于治疗日常做好4件事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