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药报》28日的养生保健版“看《本草中国,说养生故事》”刊登老中医施文章“居家常饮保健茶”。
今天 暑热高温的夏季,人体的津液消耗量大,肠胃也容易出现不适,此时的养生保健之法,当以饮茶最为适宜。
这一点上,广东人的做法很聪明,他们创造出了各式各样的“广东凉茶”,既能饮茶保健,又能清凉消暑。
在那个还没有王老吉的年代,源吉林甘和茶是其中的佼佼者。
甘和茶原本是放在街头供人免费饮用的,现在杭州的各大医馆也都有这样的做法,用几味中药配方,煮成茶,装在一个大桶里,让来往行人自己倒着喝。
清光绪二十四年(年),广东中北部发生了流行性感冒,源氏家族就倾全员之力赠饮送药。不少人在饮用甘和茶后,轻者获得痊愈,重者减轻病症,使其名声大振,确立了良好的品牌效应。
很快,甘和茶在广州佛山开出了门店,定名为源吉林甘和茶。
源吉林甘和茶是一个中药复方,主要成分有紫苏叶、青蒿、香薷、薄荷、葛根、前胡、防风、黄芩、连翘、桑叶、淡竹叶、广藿香、苦丁茶、水翁花、荷叶、川木通、栀子、茵陈、粉萆薢、槐花、威灵仙、苍术、厚朴、陈皮、乌药、布渣叶、山楂、槟榔、紫苏梗、龙胆、旋覆花、甘草、牡荆叶、千里光、玉叶金花等。冲泡的茶水气香、味甘、性微凉。主要作用是疏风清热,解暑消食,生津止渴,可用于感冒发热、头痛、骨节疼痛、食滞饱胀、腹痛吐泻等。
在《本草中国》电视片中,源吉林甘和茶的老药工曾坤给观众露了一手绝活—一把药材摊手心,看一看,闻一闻,就能找出哪几味药材是源吉林甘和茶的配方,哪几味药材是上等货,哪几味药材药性一般。用曾老的话说,干这行时间久了,耳濡目染罢了。
施仁潮主任中医师坐诊时间安排
周一上午:杭州方回春堂国医馆城西馆
(古墩路69号)
周二上午:杭州汤养元中医门诊部
(中山中路号)
周二下午:杭州桐君堂中医门诊部
(体育场路号)
周三上午:医院
(古翠路号)
周五下午:浙江省中医药学会中医门诊部
(庆春东路双菱路号)
周六上午:北京同仁堂国医馆
(平海路12号)
周六下午:杭州胡庆余堂名医馆第三门诊部
(大井巷86号)
周日上午:杭州胡庆余堂名医馆第一门诊部
(安荣巷11号)
周日下午:杭州胡庆余堂名医馆第二门诊部
(中山中路)
施仁潮
转载请注明:http://www.kidsincar.net/wkyzlf/5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