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无感染Hp,胃镜表现大不同!
Hp感染与胃癌之间息息相关。大多数胃癌由Hp感染所致,Hp阴性胃癌不超过1%。有研究表明,持续Hp感染者胃癌风险是未感染者的15倍。胃癌发病风险不仅和Hp感染有关,还和Hp感染导致的萎缩性胃炎有关。■无Hp感染的胃黏膜
无Hp感染的胃黏膜指迄今尚未感染Hp的胃黏膜,无萎缩、中性粒细胞浸润、肠上皮化生等组织学形态。可见规则排列的集合静脉(RAC),整个胃黏膜平滑、有光泽,粘液黏稠度很低,可见胃底腺息肉、陈旧性出血斑、胃窦与胃体脊状发红。1、RAC:内镜下胃体部集合静脉的规则性排列,远看呈小点状,近看类似鸟爪状。2、脊状发红:沿胃的长轴防线走行的带状发红,数条大致平行。一般见于无Hp感染的胃,有时可见除菌后的胃。■Hp感染的胃黏膜1、弥漫性发红:胃体部的非萎缩性黏膜连续的、具有一定范围的均匀黏膜发红,与黏膜肿胀一样,是Hp感染性胃炎的基本表现,除菌后可消失或减轻。2、黏膜肿胀:是Hp感染后胃黏膜的重要内镜表现,在胃底腺区域可见肿大胃小区,小区间沟变窄,小区表面紧满。幽门腺黏膜在普通内镜下往往难以识别小区结构。而无Hp感染的胃黏膜小区则无紧满感及肿大,轮廓也呈锯齿状。3、皱襞肿大、蛇形:明显的增粗、蛇行皱襞,送气后皱襞不消失。然而,因送气量的不同,皱襞的粗细可发生明显变化。除菌后,可见同样的送气量,皱襞可明显变细。4、白色浑浊粘液:Hp现症感染时,胃黏膜可见较多的白色粘液附着。除菌后,粘液会消失。5、点状发红:指大小、形状不规则、没有凹凸改变的发红。通常见于Hp感染性胃炎。背景为弥漫性发红,主要出现在胃体部到胃底部。Hp除菌成功后,点状发红多消失、减轻。6、鸡皮样:如同拔毛后的鸡皮,胃黏膜见密集均一小颗粒状隆起,中心可见白色凹陷。多见于胃角及胃窦部。系初次感染Hp导致的过度免疫应答所致,好发于Hp感染阳性儿童及年轻人。7、增生性息肉:由于血管丰富,故与正常黏膜相比呈红色,表面多富有粘液或白苔。Hp除菌后,多会消失或缩小,发生率虽很低,但偶可合并胃癌或出血导致缺铁性贫血,因此推荐内镜下切除。8、黄色瘤:Hp感染或既往史的胃黏膜见到的白色-黄色平坦或扁平隆起病灶,表面结构呈细颗粒状,为上皮内巨噬细胞吞噬了Hp后形成的泡沫细胞。9、萎缩:炎症导致上皮细胞脱落亢进,胃黏膜固有腺的减少。10、肠上皮化生:主要位于幽门胃窦部,也可见于Hp除菌后的胃黏膜。11、地图样发红:是Hp除菌治疗后出现的特征性表现,多界限清晰,稍稍凹陷。大小比胃上部的点状发红稍大,活检病理多可见肠上皮化生。12、多发性白色扁平隆起:组织学上为胃底腺小凹上皮的增生性变化。那么哪些人需要做胃肠疾病筛查呢?
消化道癌症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符合第1条和2-6中任一条者列为癌症高发人群,建议筛查:
1、年龄≥35岁,男女不限;
2、胃肠癌高发地区人群;
3、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4、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十二指肠溃疡、结直肠炎等胃肠癌前疾病;
5、消化道癌症患者的一级亲属(父母、子女、兄弟姐妹);
6、存在消化道癌症其他风险因素(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活动预告
距离年结束还有15天,劳累一年的我们是否该放下繁忙的工作、繁重的压力,给自己和家人的身体来个大检查,健健康康的迎接新一年的到来,以更加饱满的状态迎接新一年的挑战,医院为回馈广大朋友的支持和厚爱,特推出“众好迎新年·“胃”你“肠”健康”胃肠、肛肠疾病筛查大优惠活动。帮您HOLD住健康,欢乐过新年。
活动详情尽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kidsincar.net/wkyzlyy/6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