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创人刘赤选教授(-)
刘赤选教授是广东省名老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是我国近代有影响的中医教育家和温病学专家
1.治疗咳痰喘常用中药
杏仁、百部、桔梗、麻黄、五味子、茯苓、紫菀、当归、
半夏、贝母、苏子、白前、鹅管石、熟地、白芍、枇杷叶、
麦冬、陈皮、党参、白芨、前胡、紫苏叶、生地、桑白皮、
白术、淮山、桑叶、海蛤壳、瓜蒌皮、鱼腥草、鹿衔草、蝉蜕、白僵蚕、地龙、荆芥、防风、红花、防风、薄荷
2.常用中药按聚类分析
第一类药物:
紫苑、百部、白前、桑叶、枇杷叶、杏仁、桔梗、前胡、瓜蒌皮、桑白皮、贝母为临床常用疏风宣肺、清肺化痰、止咳平喘药
主要用于风热郁肺所致咳嗽
第二类药物:
半夏、茯苓、熟地、五味子、麻黄、陈皮、当归、苏子、鹅管石、贝母、海蛤壳
多用于屡治无效的慢性咳喘,以健脾化痰、温肾纳气为主
病日久有痰瘀互结之势,当治痰化瘀之药同用,痰为阴邪非温不化,故又多用温药。取仲景“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之意
第三类药物:
茯苓、党参、麦冬、白术、白芍、白芨、生地、淮山。
肺病迁延不愈,反复发作,思虑气阴不足。
白芨苦甘平,有收敛止血,补肺生肌消肿之功用,对人型结核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革兰氏阳性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第四类药物:
枇杷叶、前胡、紫苏叶、瓜萎皮、鱼腥草
外邪郁肺,久而化热,加上广州地区多风热之邪。咳嗽多为外邪致肺失宣降,降气止咳药与宣肺药同用,取升清降浊之意
3.岭南刘氏内科流派喜用岭南特色中草药:
五指毛桃:健脾补肺、行气利湿、舒筋活络
鹅管石(海产腔肠动物树珊瑚科的栎珊瑚):甘咸温,补肺,壮阳,通乳
岗梅根:苦甘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散瘀
岗稔根:甘平微涩,理气止痛、利湿止泻、散瘀止血
水翁花:清热,清暑解毒,祛风解表消食利湿生津
咸竹蜂:清热化痰,利咽止痛,祛风定惊
素馨花:解心气郁痛
红丝线:甘淡,性凉,疗肺热咳嗽
毛冬青:清热解毒,活血通络,主风热感冒,肺热咳喘,咽痛,牙龈肿痛
苦丁茶:甘苦寒,疏风清热、明目生津、消食化痰、除烦止渴
布渣叶:性平,能消滞清热,除黄疸,去食积
东风桔:辛苦微温,祛风解表,化痰止咳,行气活血,止痛(比桔梗行气之用强)
芒果核:甘酸苦平,健脾、止咳、化痰、行气消积
木棉花:苦平,清热、利湿、解毒
黄皮核:理气,疗疝气
鸭舌草:苦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
风栗壳:苦平,解毒消肿,化痰去火,疗久咳
金盏银盘:甘淡平,清热解毒、散瘀活血
崩大碗(积雪草):甘寒,止血止痛、清热利湿、消肿解毒
治疗感冒发热、消化不良的水翁花;
治流感、感冒的黄皮叶、金盏银盘、崩大碗;
治高热、久热不退的三丫苦、苦丁茶;
治鼻炎的鹅不食草;
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的岗梅根;
化痰止咳的东风桔;
治内伤咳血的红丝线
思考:从这些药物及其作用来看,大多数岭南草药的作用都偏向于清热解毒一类,但是细致来看,又有一部分如芒果核,五指毛桃,黄皮核等具有健脾化积之用,而还有多数如东风桔,风栗壳等出了清热解毒还有明显的行气之用,岭南地区的久咳,患者的病机除因湿热所致的的脾虚湿困外,还有因此所致的气滞气郁,痰瘀互结,甚者湿重于热而发为偏寒之症,故久咳之病人,清、补、运三法皆当有所兼顾,从气至有形之积滞层面亦当有所顾及。
常用方剂及加减:
1.蝉红六味汤:蝉蜕、红花、荆芥、防风、桔梗、白僵蚕、薄荷、生甘草;能疏风止咳、利咽消肿,用于风邪潜伏、郁而不解之咽痒咳嗽(所谓“喉风咳”)
(刘赤选教授运用经验)
表寒者酌加紫苏叶
肺热咳嗽者加木蝴蝶
声带小结或声带息肉,声音嘶哑,伴呛咳,酌加乌梅粉、三七粉
兼喘者宜合三拗汤,加地龙宣肺平喘
亦可与牛蒡子、连翘、杏仁、苏叶、桑叶、前胡、射干配伍应用
2.二虫/三虫止嗽散
组成:二虫(蝉蜕、白僵蚕)+止嗽散
三虫(蝉蜕、白僵蚕、地龙)+止嗽散
功能:疏风利咽、宣肺止咳
主治:主治喉源性咳嗽,症见咽痒即咳,不痒不咳,少痰,咯痰不爽,甚或数周数月不愈,或咳甚兼有喘鸣。以咳而咽痒,咯痰不爽,或微有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缓为辨证要点。
3.鹿衔草汤治久咳:
鹿衔草,又名鹿含草、鹿蹄草、小秦王草、破血丹。
性温,味微甘、苦,归肺、胃、肝、肾经。
岭南刘氏流派认为鹿衔草功用:
1)祛风湿、强筋骨、止痹痛:性温而不燥,作用平和,祛邪之中有补益之功,善解上肢痹痛及胸背疼痛。
2)祛风止咳:治虚劳久咳,劳伤吐血;常以其治久咳而见胸痛者。
4.三者的区别及比较:
蝉红六味汤:用于喉源性咳嗽,咽痒即咳,不痒不咳,无痰咽干。
二虫止嗽散:用于喉源性咳嗽,咳而咽痒,少痰,咯痰不爽,或咳甚兼有喘鸣。
鹿衔草汤:用于虚劳久咳,百日咳,咳嗽不止而见胸痛者。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部分参考书籍
《刘赤选医案医话》
《岭南草药志》
《岭南中草药撮要》
白癫治疗方法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便宜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kidsincar.net/wkyzyzl/4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