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广藿香的干燥地上部分。
产地
主产于广东石牌及海南省。台湾、广西、云南等地亦有栽培。
别名
火香、藿香、广藿香、南藿香、兜娄婆香、藿去病
性状鉴别
本品茎略呈方柱形,多分枝,枝条稍曲折,长30~60cm,直径0.2~0.7cm;
表面被柔毛;质脆,易折断,断面中部有髄;老茎类圆柱形,直径1~1.2cm,被灰褐色栓皮。
叶对生,皱缩成团,展平后叶片呈卵形或椭圆形,长4~9cm,宽3~7cm;
两面均被灰白色绒毛;先端短尖或钝圆,基部楔形或钝圆,边缘具大小不规则的钝齿;
叶柄细,长2~5cm,被柔毛。气香特异,味微苦。
饮片
呈不规则的段。茎略呈方柱形,表面灰褐色、灰黄色或带红棕色,被柔毛。切面有白色髓。
叶破碎或皱缩成团,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形或椭圆形,两面均被灰白色绒毛;基部模形或钝圆,边缘具大小不规则的钝齿;叶柄细,被柔毛。气香特异,味微苦。
性味归经
辛,微温。归脾、胃、肺经。
性能特点
本品芳香辛散而不峻烈,微温化湿而不燥热,入脾、胃、肺经。内化中焦湿浊而醒脾、止呕,外散肌表风寒而发表解暑。善治湿阻中焦及阴寒闭暑,最宜寒湿中阻之呕吐或兼表者。
功效
化湿,止呕,发表解暑。
主治病症
(1)湿阻中焦证。
(2)阴寒闭暑,暑湿证,湿温初起。
(3)呕吐,尤宜湿浊中阻者。
配伍
广藿香配佩兰:广藿香微温,功能化湿和中、解暑、止呕,且兼发表;佩兰性平,功能化湿解暑。两药相合,尤善化湿和中、解暑、发表。凡湿浊中阻,无论兼寒兼热,也无论有无表证,均可投用。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鲜品加倍,不宜久煎;或入丸散,或泡茶饮。
使用注意
本品芳香温散,有伤阴助火之虞,故阴虚火旺者忌服。
药理
本品有促进胃液分泌、助消化、抗菌、抗螺旋体及抗病毒作用。
广藿香食疗方
一、藿香砂仁煲猪肚
材料:藿香20g,砂仁10g,猪肚1个约g,生姜5片
做法:猪肚用生粉、食盐搓洗干净后切成小条,连同藿香、砂仁、生姜一起加水ml同煮2小时后下盐调味即可.
功效:理气宽中止呕。对于妊娠呕吐的妇女比较适合。
二、藿香马齿苋煲瘦肉
材料:藿香20g,马齿苋g,瘦肉g
做法:瘦肉洗净后切成小块,加水1ml后煮1小时即可饮用。
功效:清热除湿,理气止泻
适用人群:小儿秋季腹泻证属肠道湿热者比较适合。
三、藿香丁香焗肉桂
材料:藿香10g,丁香3g,肉桂3g
做法:藿香、丁香煮水至ml后加入肉桂一同焗服10分钟即可饮用
功效:温中降逆,散寒止痛
适用人群:寒湿型慢性胃炎病人症见呕吐清涎、腹痛胀闷喜温者.
四、香佩饮
材料:藿香20g,佩兰10g,水翁花30g,鹅不食草15g
做法:上述药材洗净后加入水0ml,煮至ml代茶饮用,是暑湿时节的解暑凉茶之一。
除此之外藿香菊花茶也是另一款比较简单的暑湿季保健凉茶。
故事
很久以前,深山里住着一户人家,哥哥与妹妹霍香相依为命。后来,哥哥娶亲后就从军在外,家里只有姑嫂二人。平日里,姑嫂相互体贴,每天一起下地,一块儿操持家务,日子过得和和美美。
一年夏天,天气连日闷热潮湿,嫂子因劳累中暑,突然病倒。只见她发热恶寒、头痛恶心、倦怠乏力,十分难受。
霍香急忙把嫂子扶到床上说:“您恐怕是中了暑,治这种病不难,咱家的后山上就有能治这种病的香味药草。让我赶快上山去把它采来,早日治愈你的病。”
嫂子念小姑年轻,出门不便,劝她别去。霍香却全然不顾,执意进了深山。
霍香一去就是一天,直到天大黑时才跌跌撞撞回到家里。只见她手里提着一小筐药草,两眼发直,精神萎靡,一进门便扑倒在地,瘫软一团。
嫂子连忙下床将她扶坐床上,询问缘由,才知她在采药时,不慎被毒蛇咬伤了右脚,中了蛇毒。
嫂子听后顿时神情紧张,赶紧脱下霍香右脚的鞋袜。只见在霍香的脚面上有两排蛇咬的牙印,右脚又红又肿,连小腿也肿胀变粗了。嫂子一面惊叫,一面抱起霍香的右脚,准备用嘴从伤口处吮吸毒汁。
但霍香因怕嫂子中毒,死活不肯。等乡亲们听见嫂子的呼救将郎中找来,却为时已晚。嫂子用小姑采来的药草治好了病,并在乡亲们的帮助下埋葬了霍香。
为牢记小姑之情,嫂子便把这种有香味的药草亲切地称为“霍香”,并让大家把它种植在房前屋后、地边路旁,以便随时采用。从此“霍香”草的名声越传越广,治好了不少中暑的病人。
因为是药草的缘故,久之,人们便在霍字头上加了一个“草”头,将霍香写成了“藿香”。
点击
右图
转载请注明:http://www.kidsincar.net/wkyzyzl/5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