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大人群容易患上胃病
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李磊告诉记者,所谓胃病,俗称胃痛,实际上是胃的许多病症的统称。胃病的症状可以很轻也可以很重,最常见的有上腹部不适或疼痛、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不振。胃炎及十二指肠溃疡的症状则为上腹部烧灼痛,特别是在两顿饭之间,早餐前或在饮用橙汁、咖啡之后发生。严重者可有柏油便、黑便或血便。哪些人群容易患上胃病?李磊表示,职业司机,职场白领,学生、教师、医生,过度减肥者和经常外出就餐者容易患上胃病。职业司机由于长期精神紧绷,且饮食无规律且不卫生,逐渐导致胃病发作,甚至加重胃病;职场白领长期饱受高强度的压力、无规律的饮食、人来客往的应酬、低质量的“垃圾食品”等,都会使得白领们常常疾患消化系统疾病;在校的学生由于学习紧张、作休不规律、饭菜不可口等因素使胃病高发。而教师和医生由于精神压力及无规律的饮食常有胃病;过度减肥者会通过剧烈控制饮食,以图快速减肥,这样会使得胃处于“空转状态”,过多的胃酸可损伤胃粘膜,产生溃疡病、糜烂性胃炎等疾病;经常外出就餐者所去的普通的饭店、面馆、小吃店其消毒卫生状况令人担忧,难于避免发生交叉感染,经常外出就餐者容易感染病菌,这也是我国消化系统疾病高发的主要原因。4大因素是胃病的主要病因
3技巧防胃病侵袭
引起胃病的病因有哪些?李磊表示,引起胃病的主要因素包括油门螺旋菌感染、饮食不规律、基因遗传和长期吸烟喝酒等因素。其中,幽门螺旋菌会导致胃部反酸、烧心以及胃痛、口臭,而且会导致胃病反复发作。精神因素是由于人们生活压力大,长期处于紧张、忧虑、焦急、抑郁等不良情绪,可导致胃难受,还可出现胃肠功能紊乱的症状;长期吃刺激性食物,如辛辣、烧烤、生冷、过硬、过酸的食物等,均可导致胃难受的现象。用餐不规律,饱一顿饿一顿、暴饮暴食均可导致胃病;另外,长期喝烈酒、浓茶、浓咖啡、吸烟等不合理生活习惯,均可导致胃难受的现象。怎么预防胃病的困扰?李磊告诉记者,要远离胃病的困扰,饮食应该定时定量,不要暴饮暴食。过酸、过辣等刺激性食物及生冷不易消化的食物应尽量避免,饮食时要细嚼慢咽,使食物充分与唾液混合,有利于消化和减少胃部的刺激。同时,少吃刺激胃部的食品或药物。胃是否健康与精神因素有很大关系。过度的精神刺激,如长期紧张、恐惧、悲伤、忧郁等都会引起大脑皮层功能失调,促进迷走神经功能紊乱,导致胃壁血管痉挛性收缩,进而诱发胃炎、胃溃疡。“实际上,胃病的发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滥饮滥食最易引发胃病,尤其是春季乍暖还寒,极易导致胃病的发生。因此,一旦发现胃有任何不适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以免贻误治疗时机。”李磊说。从胃炎到胃癌只有四步之遥
定期做胃镜检查非常重要
李磊告诉记者,从慢性浅表性胃炎到慢性萎缩性胃炎,再到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胃癌只有4步,所以胃病患者定期做检查也非常有必要。浅表性胃炎是一个很普遍的“胃病”。胃镜报告中的很多慢性浅表性胃炎,只是功能性消化不良或非溃疡性消化不良,并不是胃黏膜真的有了慢性炎,但是慢性浅表性胃炎距离胃癌还很远;浅表性胃炎之后就是萎缩性胃炎。胃黏膜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衰老,慢性胃病中有20%是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不会都变成胃癌。只是萎缩性胃炎变成胃癌几率,比一般人正常人高一点。如果治疗得当,采取的保护措施好,大部分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人是不会癌变的;萎缩性胃炎之后就会发生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胃炎反复,胃粘膜修复再修复,结果胃里长出了本该在肠道才有的细胞,出现了“肠上皮化生”。“肠上皮化生”往往被认为是癌前病变,也就是说还没到癌的那一步,但如果再发展下去,就是胃癌早期。当然,不是所有肠上皮化生都会走到胃癌那一步,只是胃病到这一步,要更加小心呵护了,积极治疗,不再折腾自己的胃,要从饮食到生活都要注重养胃,胃病、胃溃疡、幽门螺杆菌初期尽量少用或是避免使用抗生素类,普遍使用卫乐舒益菌抑菌来养肠护胃,是可以避免发展成更严重的问题。胃病患者要预防胃病恶化,要定期做胃镜检查。“一般胃镜检查能比较直观的观察胃部疾病的变化,胃病患者最好是一年做一次胃镜检查,严重的胃病患者半年做一次胃镜检查。如果早发现胃病恶化,要及时进行治疗。现在治疗胃病的手术都采用微创手术,具有创伤面小、恢复快的特点。”李磊说。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kidsincar.net/wkyzyzl/5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