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的黄女士今年35岁,医院做胃镜检查,但检查发现胃体的病灶其实是胃癌。
经医生询问,原来黄女士半年前被初步诊断为胃溃疡,并提示有患胃癌风险,但她觉得老胃病了,就没当回事,又因工作耽搁了复查,只是口服制酸剂治疗。就这样过去半年,近期胃痛加剧,吃药不能缓解,黄女士才再次检查,但已经有点晚了。
俗话说"十人九胃病",很多人以为小小胃病没关系,吃点胃药注意饮食就好了。殊不知,胃病的恶化常常是悄无声息的,早期胃癌甚至没有症状。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养生,但很多人对于身体已经发出的警告和信号却视而不见,尤其对于肠胃健康更是容易被忽视。年,瑞典哥德堡大学的胃肠病学家马格努斯西姆伦(MagnusSimrén)发表在《胃肠病学》(Gastroenterology)杂志上的一项最新研究(该研究涉及6大洲、33个国家/地区的73,名成年人)显示:·全球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4个患有不同程度的功能性胃肠病。·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在所有受试者中,49%的女性和37%的男性,符合至少一种诊断标准。·在中国,23.1%的受试者至少符合一种诊断标准,意味着至少有23.1%的中国成年人,患有功能性胃肠病。医生表示,以下4种胃病癌变几率很高。
注意:这4种胃病会悄悄变成胃癌
01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指胃黏膜遭到反复侵害造成固有腺体萎缩,黏膜变薄,或伴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为病理特点的病症。
WHO将萎缩性胃炎定义为胃癌前状态,发展到胃癌仅三步: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异型增生——胃癌。
该病的临床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钝痛、上腹部饱胀和嗳气等。确诊该病需依靠胃镜及胃黏膜组织病理检查,幽门螺杆菌(HP)检测有助于病因诊断。
实质上,HP是萎缩性胃炎发生以及向肠化、癌变发展的主要因素。治疗HP是治疗萎缩性胃炎,降低癌变风险的重要手段。
按照我国HP共识意见,治疗HP推荐2种抗菌药物+质子泵抑制剂(PPI)+铋剂组成的四联疗法。在此基础上,针对耐药性上升,疗效不理想的情况,还会增加对黏膜有修复作用的康复新液联合用药,提高治疗效果。
02胃腺瘤、胃息肉
胃息肉是胃黏膜上隆起病变的总称,其类型多样,有腺瘤、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等。其中,直径2cm,多发且基底较宽者癌变率高。
该疾病的症状常表现为上腹隐痛、腹胀,少数可出现恶心、呕吐。发现腺瘤后要做病理活检来确定,如果是炎性息肉,按照炎症治疗;如果是胃腺瘤,就需要通过胃镜切除,防止癌变。
但切除后并不能彻底杜绝再长,在有胃病的基础上,是有可能再长的,所以要定期复查。
03胃溃疡
在各种溃疡疾病中,胃溃疡是和癌症离得最近的疾病。其典型症状是饭后1~3小时内,胃部会出现烧灼样的疼痛或者钝痛,然后逐渐减轻。若病情严重,患者还会出现胃出血、胃穿孔、溃疡癌等并发症。
据我国胃溃疡癌变专题研究组调查统计发现,胃溃疡的癌变率约为1.96%;而国外的报道为5-10%。
溃疡直径在2厘米以上的患者,成癌可能性更大。反复发作的胃溃疡被许多专家认为是一种癌前病变,如果患者是中年以上男性,则更要警惕。
一旦发现大溃疡应立即治疗,并且至少治疗六周以上。溃疡治愈后,还要定期复查,复查间隔时间为半年或一年。
04残胃炎
因某种疾病切除部分胃体,剩下部分则称为残胃。
残胃的抗酸能力比完整的胃差,且胃肠道的解剖结构也不同了,胆汁和小肠液可能反流,进入残胃,造成胃黏膜伤害。久而久之,容易发生残胃炎,甚至癌变。
如何预防胃癌
1、烟草是癌症发生最重要的独立因素,在全部癌症病人中,有1/3以上与吸烟有关,吸烟越多,烟龄越早,癌症的发病率也越高。吸烟和饮酒对致癌还有协同作用。
2、少吃腌制、熏制、油炸及含硝酸盐类等食品,如火腿、熏肠、熏鱼、午餐肉、炸土豆片等。
3、多吃具有抗癌、防癌作用的食品,并提倡生食。如西红柿、深绿色蔬菜、十字花科蔬菜、大豆制品、柑橘类水果、麦芽与麦片、葱、姜、蒜、酸奶等。
4、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蛋黄、奶油、人造奶油、黄油、猪油。
5、不要过多地吃咸而辣的食物,不吃过热、过冷、过期及变质的食物。少吃或不吃盐腌、烟熏、油炸和烘烤食物如咸鱼、火腿、腊肉等盐腌食品均含有较多的盐。
6、肠胃出现问题了,一定要重视定期检查,不要心存侥幸拖成胃癌了才后悔莫及。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胃癌也不是一朝一夕间形成的,长期处于不良习惯不加以控制小胃病也会演化成致命绝症。
关于爱康卓悦
爱康卓悦是爱康集团旗下中高端服务品牌,旨在为不懈打拼的新一代职场精英、未来领袖的健康保驾护航。
爱康卓悦秉承“一次检查,全程管理,终身呵护”的健康管理理念,与国内外高水平医疗机构接轨,持续引入优势检测设备及诊疗技术。爱康卓悦的贵宾客户可悦享专属的健康管理方案:体检套餐设计、疾病风险评估、健康管理干预、专科门诊咨询、转诊及绿色就医通道、海外诊疗建议等高品质健康管理及医疗服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kidsincar.net/wkyzyzl/5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