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学到些什么?
其实本文并不想熬一锅武士道的汤,其实还是想实实在在看看能从日本学到什么。
现在日本的治疗水平怎么样也不是很关键,关键的是日本怎么走到今天的。
如果看日本胃癌死亡率的趋势,画风是这样的:
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天天做好事。胃癌的死亡率在某一年降低降低也不难,难的是60年持续地降低。
这死亡率的持续降低,其实得益于发病率的持续降低:
图:胃癌发病率(男)(每10万人,经年龄校正)
日本这个死亡率和发病率的双降,只是发生在胃癌上,其他癌症的死亡率从~年都在增加。
日本到底做了什么事?让胃癌的发病和死亡都减少了?
1.冰箱
在60多年前,胃癌是日本主要的癌症。日本在上世纪70年代开始普及冰箱,在此后发病率大幅下降。
喂?有没搞错?为什么是冰箱?
美国目前的胃癌发病率很低,但是在年之前,胃癌也是主要癌症。年之后开始冰箱开始走进美国家庭,胃癌发病才开始降低。
冰箱的好处不是让人可以吃剩菜。冰箱的好处是可以让食物里的细菌不要那么疯长。因为食物不容易腐烂了,人们也不用使用那么多的防腐剂,包括使用盐来腌制食物。
那中国是什么情况?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年)的数据,中国城镇每百户拥有电冰箱在年才有80.1台,到年达到96.6台,基本饱和,但是在农村还有很大的缺口,据估计到年仍有至少20%的农村家庭没有冰箱。
农村的冰箱少,正好与胃癌发病多一致。从年中国癌症的统计数据看,虽然城市和农村癌症的总病例数相当,但是农村的胃癌发病数是城市的两倍以上[2]。
所以,即便目前没有办法让中国的癌症病人都吃上有效的药物,也许可以先定一个小目标:让中国的所有家庭都用冰箱。
2.盐
食物中食盐的摄入量,跟胃癌的发病率也是正相关的。有研究根据尿液里的盐含量推测食物中盐的摄入量,抽样检查了来至24个国家的人,发现吃盐越多的国家,胃癌死亡率也越高[3]。
日本人饮食中的盐是比较多的。但这几十年来,日本的平均食盐摄入量一直在降低[4]。
控制食盐量到底能减少多少胃癌?现在还没有确切的数据,但是食盐太多会引起很多健康方面的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把每人每天食盐的推荐摄入量降到了5克,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日本还需努力,中国也要努力。比如冬至吃饺子,馅可以少放点盐,也不要沾酱油吃。
3.幽门螺旋杆菌
幽门螺旋杆菌可以导致胃溃疡,对于是否能导致胃癌,一直有不同的意见。
在中国做了一个根除胃溃疡的临床试验,但是治疗完后随访了七年,发现根除胃溃疡并没有减少胃癌的发病率[5]。直到随访15年后,才明显看到治疗胃溃疡对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降低[6]。
从年开始,日本的国家健康保险开始为胃溃疡的根治买单,希望能够进一步减少胃癌及相关死亡率。
总结
中国的胃癌发病率比日本少一些,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大,中国的胃癌贡献了全世界一半以上的病例。
相对于美国提出的「癌症登月计划」,或者日本的全民筛查计划,冰箱、食盐、幽门螺旋菌这几件事情都是比较现实的。
关键,这些都不需要等待政府去做,每个人只要愿意,都可以做起来。
本文作者张洪涛,笔名「一节生姜」,科学家和科普作家,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研究副教授,研究癌症和细胞免疫炎症的分子机理及药物研发,著有《吃什么呢?舌尖上的思考》
参考资料:
[1]Asaka,M.andK.Mabe,StrategiesforeliminatingdeathfromgastriccancerinJapan.ProcJpnAcadSerBPhysBiolSci,.90(7):p.-8.
[2]Chen,W.,etal.,CancerstatisticsinChina,.CACancerJClin,.66(2):p.-32.
[3]Joossens,J.V.,etal.,Dietarysalt,nitrateandstomachcancermortalityin24countries.EuropeanCancerPrevention(ECP)andtheINTERSALTCooperativeResearchGroup.IntJEpidemiol,.25(3):p.-.
[4]Nishi,M.M.,LifestyleandcanceraftertheSecondWorldWarinJapan.JournalofTumor,.2(8):p.-.
[5]You,W.C.,etal.,Randomizeddouble-blindfactorialtrialofthreetreatmentstoreducetheprevalenceofprecancerousgastriclesions.JNatlCancerInst,.98(14):p.-83.
[6]Ma,J.L.,etal.,Fifteen-yeareffectsofHelicobacterpylori,garlic,andvitamintreatmentsongastriccancerincidenceandmortality.JNatlCancerInst,2.(6):p.-92.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kidsincar.net/wkyzyzl/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