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名地没有食欲。
或者稍微吃点东西就开始胃胀、甚至胃痛、感觉吃下的东西总是下不去。。。
慢慢地、身体都消瘦了下去了。
一些平日里爱看医学科普的、脑子里开始想到了胃炎、胃溃疡甚至胃癌什么、特别敏感紧张者恐怕会感到两眼发黑、非常恐惧。
医院检查。
但是奇怪的是、怎么查都查不出器质性问题来、结果被医生诊断为FD、FunctionalDyspepsia——功能性消化不良。
功能性消化不良、指的是胃部组织上看不到炎症或损伤等具体异常、却就是不为你好好工作、正常工作、让你感觉百般不适、有时却又难以名状、无法形容的难受状态。
这样时间一长、反而容易使一些生性敏感的患者对医生产生不信任感:『我明明感觉不舒服、这医生怎么说我只不过是消化不良!?』于是就开始到处游走到处换医生。说起来、专门有一个好玩的英语词组用来形容这类行为——叫做DoctorShopping、也就是医院、到处找医生、然后看了这位看下位、看了下位再换一位、永远觉得医生没有听明白自己的主诉、或者医生水平不足以发现自己身上隐匿着的『大病』。
有DoctorShopping的行为、说明FD患者感到『焦虑不安』。那么首先要消除焦虑:FD本身并不缩短寿命。但若置之不理、FD会迂回地害你:工作缺勤、效率低下、收入减少、医疗费增加。因此有必要深入了解FD——这里分享权威参考信息、基于年11月发表于知名期刊NEJM上的论文。
消化不良中功能性消化不良最常见
一般人群中每20人到10人就有一个中刀的。他们主诉各种异常、但是胃镜做下来一看、真正有胃溃疡的10%不到、胃+食道发生恶性肿瘤的、连1%都不到。若检查下来排除恶性肿瘤在内的各种异常、也排除了幽螺杆菌的感染、且胃部不适、疼痛、有烧灼感、进食后不久就产生饱胀感、餐后胃胀难受每周都会发生一次以上、持续超过6个月的话、那么患者大多数都会被诊断为FD。
器质性问题找不到、但种种迹象却表明和心理很有关系。特别是焦虑会很容易触发或加重病情。这一点提示此病与大脑活动存在关联。当然饮食习惯也脱离不了干系:高脂饮食能够火上浇油。
一半人自己就好了、15-20%病情长期化
FD患者的长期跟踪研究表明、一半患者会慢慢自愈。
30-35%伴随症状的变化、后被诊断为其他类型的功能性消化道疾患。
15-20%的人会开始和FD漫长缠绵的旅程。
那么、能治吗?
临床试验中给患者服用安慰剂后、竟然有高达30-40%的人感觉症状改善了。这提示这种病具有某种『心病』特征、因此好言鼓励劝慰患者、让他们明白这病常常就会慢慢自己好的、让他们不要太过在意病情、尽量以一般健康人的方式去生活是一个好办法——放松、不要去想、更不要总是怀疑。
能够有效抑制胃酸分泌的质子泵抑制剂(PPIs)和H2受体阻滞剂具有中等程度的治疗效果。新药中赫赫有名的是阿考替胺(Acotiamide)——年在日本等国投入市场、是世界上第一款获得批准的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药物、能够改善餐后饱胀、一吃就饱等不适症状。广告主画面也设计得非常有意思:一位功夫女性一个飞腿冲决了屏障、表现患者们淤积于腹部那种难以形容的不适终于结束、人生豁然开朗。
更加耐人寻味的是:抗抑郁和抗焦虑的药物有时竟然也能够奏效。
所以看来一整套措施来对付这个病——在管理情绪、减少焦虑、怎么吃上动点脑筋、譬如适当少吃一些、高脂饮食不要贪食、饮食规律一些等等、都可能颇有效果。
转载请注明:http://www.kidsincar.net/wkyzlff/1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