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血清素分泌稳定。不管几点睡,天一亮,就算戴着眼罩也会醒来。
往常我会再睡个回笼觉,今天有点睡不着了。躺了一小会,才七点。就打算出去锻炼了。
之前锻炼是在晚上,可昨晚在公园摸黑迷路的经历有点后怕,还是改为白天。
这么早,可以走远一点。就去了海珠湿地。
住在海珠,海珠湖公园去过三五次,可湿地却是第一次来。
导航的公交车,带我到了一个小众的南门,九点开始售票,我早了十五分钟,就在那里看看成串的芭蕉和挂了一树的木瓜。
打小在北方长大,到现在也在“南方”生活了六七年。见到果树还是会觉得喜欢。
我家楼下有棵长得高高的木瓜树,长到将近三楼的高度,树上挂着一堆大小不等的青木瓜。每次经过都会抬头看看。
还有楼下邻居种的杨桃,一遇到台风天就落一地的小杨桃。以后自己有了院子,也想种一些果树。这样的想法应该是写在基因里的。
等到开门,除了拍照都在不停来回走动的我,腿上已经被蚊子叮了两个包。
看了下湿地公园的地图,面积很大,都是水域,今天要是穿牛仔裤多好。
湿地门票好像是50,有人数闲置。如果用美团买的话只要15元,门口还可以租单车。
我要走路锻炼,就没管车了。只是走。
一进去,就是一条笔直的大路,路两边种着各种植物,还有一些很诱人深入的小径。
进去几步,就转身跑出来了。
害怕有蚊虫,更怕有蛇。我这一身背心短裤太危险,还是得穿牛仔裤,装备齐全一点再进去。
花接下来的路程,我都只走了大路。从南门一路穿到北门,跟着路牌指示走。
看到了很多熟悉的花草,也有的第一次见,就先拍下来,回来百度(有可能出错,欢迎更正)。
最先看到的花,就让我不淡定了。
含羞草。以前都是在花店见到,多数情况下都会手贱碰一碰。据说含羞草碰过之后释放的化学物质会让人掉头发,可还是想玩。
所以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一片含羞草,很激动,拍了好几次小视频才满意。
以前在家里花盆种杨桃,杨桃的幼苗用手碰一下,叶子也会垂下来,只是没有含羞草那么快。海珠湿地有杨桃树,我试了发现杨桃变成树以后,这个功能就消失了。
野牡丹。以前在新丰做培训的时候见过,印象深刻,今天才正式记住名字。
大花紫薇,有三种颜色。和下一张朱瑾,合起来有一句词紫薇朱瑾花残,可惜是白天的广州,没有杨柳岸和晓风残月,只有被放了鸽子的台风。
朱瑾和紫薇在广州路边都很常见。
十岁暑假的时候和妈妈一起去湖南,参观了传说中的“桃花源”。那里遍地种得都是粉色的紫薇,假装是桃花。不过我打小就跟着妈妈认植物,桃花还是认得的。没被骗,断定那是一个假的桃花源。
黄花槐。叶子就是北方槐树的叶子。只是一直没意识到它也是槐树的一种,还总以为南方没有槐树。
不过我觉得还是北方国槐洁白芳香(好吃)的花更好看。今年娟姐还给我带了一箱,被我凉拌了。
鬼针草。
名字听着吓人,实际上长得很小清新。这是今天的收获之一——原先只知道是“路边不知名的白色小野花”,现在终于知道了尊姓大名。
夏瑾。有两种颜色,平时都是作为绿化带上的装饰小花。细看其实也挺好看的。
兰花草。第一次见粉色的,小区里种了很多都是紫色的,很养眼。我一度以为它是桔梗。
今天纠正了很多植物的认知,收获很大。
蔓马樱丹。
和马樱丹同属不同种。马樱丹之前在红专厂附近上班时,常常看到。花型和蔓马樱丹差不多,但是后者会变色。
发一张14年拍的红专厂马樱丹。
下面是赤苞花,第一次见。
琴叶珊瑚。也是广州常见的花儿,在南方报社一带见得比较多。
花太多了……感觉这样写下去没完没了了,自己挖的坑跪着填完。
千日红。最早认识是淘宝买的花草茶里有这个花。中山医校园里大片种植这款。
具体的功效是什么忘记了,可以自行百度。路边的野花还是不要采得好,万一有农药呢。
九里香。第一次见,比周杰伦的七里香多二里。
五星花,有红色和鹅黄色。全开的时候像绣球,种在路两边。
硫华菊。有点难记的名字,不过一看就知道是菊花…
金凤花。
这个花开得和凤凰木一样有气势。看树叶应该和凤凰木是亲戚。
长春花。
在北方是备受重视的家养植物,在这里是路边绿化带的装饰品(好像很多花都是)。
阳台上原来种茉莉的空花盆,有天突然冒出来这个长春花的芽,养了几个月竟然开花了。感谢小鸟。
松叶牡丹。
网上买过种子,在兰州家里种过。这里是大面积栽种,玫红+深绿还是很养眼的,只是出太阳了,手机曝光过度,拍不出风韵,留给你们脑补吧。
波斯菊。对此花花粉过敏,累觉不爱。
这是第一次从大路踏进泥土,观察了半天周围是否有蛇虫,拍完赶紧跑出来,心惊肉跳。
葱兰。
小清新的代表。北门也种了一大片,挺适合拍照的。这一丛有点开败了。
软枝黄蝉。黄色的花只喜欢棣棠,其他的都比较无感。
缅栀,又名鹿角树。冬天落叶之后的树枝很像鹿角。红专厂也见过几棵。
这是长在水边上的再力花。
第一次见,深紫和浅紫交错,很惊艳。湿地的河边基本上都长满了再力花,一大片很好看,只有这一棵离路边比较近。
梭鱼草,也长在水边。
朱唇。名字好好听。
最后放两张不认识的,百度都没查出来,要靠活字典帮帮忙了…
风景除了花,海珠湿地的风景也是很不错的。
只是说好的台风没有来,人虽然少,但逛着逛着天竟然放晴了,迅速进入烘烤模式让我不得不加快脚步撤离。
放一些随手拍的风景。
修图无力,有的是微博上处理过的,将就看~
这里有紫色的兰花草。(图被修成了蓝色?)
这个藤蔓的长廊挺有感觉的,走到这才有人。
葱兰。
一位大哥在划皮划艇,偷拍了一张。独钓寒江雪即视感。
美人蕉开败了,远处还有几朵最后的荷花。
海珠湿地有很多果树,番石榴,杨桃,蒲桃,荔枝,龙眼,黄皮……后面几种都过季了。就看到番石榴熟透,掉了一地,路过有水果腐烂的酒味。
杨桃也掉。
构树的红果子,太高了,好想尝尝什么味道。
还是把大木瓜的照片放上来了。
水翁。不知道能不能吃。
最后放一张正大门(北门)。
走到这已经艳阳高照了,一路上没有太多树荫遮蔽,我的腿已经晒出了两个色度。
一共走了十余公里,早上八点出门,十一点多回家。到家冲完凉就躺着动不了了,太晒了,而且睡眠不足。
海珠湿地第一次游玩,是以为记。
水菱爱植物,爱生活。
赞赏
人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kidsincar.net/wkyzlff/2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