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ànJīnɡZǐ
FRUCTUSVITICIS
白背木耳、白背杨、水捻子、白布荆
本品为马鞭草科植物单叶蔓荆VitextrifoliaL.var.simplicifoliaCham.或蔓荆VitextrifoliaL.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本品呈球形,直径4~6mm。表面灰黑色或黑褐色,被灰白色粉霜状茸毛,有纵向浅沟4条,顶端微凹,基部有灰白色宿萼及短果梗。萼长为果实的1/3~2/3,5齿裂,其中2裂较深,密被茸毛。体轻,质坚韧,不易破碎。横切面可见4室,每室有种子1枚。气特异而芳香,味淡、微辛。
(1)本品粉末灰褐色。花萼表皮细胞类圆形,壁多弯曲;非腺毛2~3细胞,顶端细胞基部稍粗,有疣状突起。外果皮细胞多角形,有角质纹理和毛茸脱落后的痕迹,并有腺毛与非腺毛:腺毛分头部单细胞、柄1~2细胞及头部2~6细胞、柄单细胞两种;非腺毛2~4细胞,长14~68μm,多弯曲,有壁疣。中果皮细胞长圆形或类圆形,壁微木化,纹孔明显。油管多破碎,含分泌物,周围细胞有淡黄色油滴。内果皮石细胞椭圆形或近方形,直径10~35μm。种皮细胞圆形或类圆形,直径42~73μm,壁有网状纹理,木化。
(2)取本品5g,加石油醚(60~90℃)50ml,加热回流2小时,滤过,弃去石油醚,药渣挥干,加丙酮80ml,加热回流1.5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蔓荆子黄素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用1%氢氧化钠溶液制备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醋酸乙酯-甲醇(3:2:0.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三氯化铝乙醇溶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蔓荆子:除去杂质。
炒蔓荆子:取净蔓荆子,照清炒法(附录ⅡD)微炒。用时捣碎。
辛、苦,微寒。
归膀胱、肝、胃经。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用于风热感冒头痛,齿龈肿痛,目赤多泪,目暗不明,头晕目眩。
早泄 小阴经 阳痿 月经不调 更多功能主治
5~9g。
置阴凉干燥处。
(1)用于感受风热引起的头痛,临床常与防风、菊花、石膏等配伍应用;对于头风头痛病症,本品又可与藁本、川芎等配伍应用。治风邪所致的目赤肿痛、头目昏暗,常与菊花、川芎、决明子等配伍应用。
《中国药典》
蔓荆子是治疗胃炎的良药蔓荆子为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的要药。年春笔者遇一久治不愈的胃炎并伴白内障初起的患者,采取在辨证处方中加入蔓荆子30g,连服5剂后胃痛竟失,2月后经复查胃镜,胃炎痊愈。笔者深受启发,遂用此法治疗慢性胃炎。现将~年以来资料较完整的47例报告如下。
47例中治疗组24例,对照组23例,其中性别、年龄、病程两组大体相同。治疗方法:治疗组:浅表性胃炎用胃舒1号方:当归、白芍、柴胡、茯苓、蒲公英、白及、佛手、僵蚕、砂仁、儿茶(分次加煎);加蔓荆子20~30g。萎缩性胃炎用胃舒2号方:百合、生地黄、党参、乌药、白芍、黄芪、苏叶、黄芩、薏苡仁、丹参;加蔓荆子20~30g。对照组不用蔓荆子。
1个月为1个疗程,一般2~3个疗程后观察病情,并作胃镜复查。
结果:症状(烧心、胀、痛为主)消失时间治疗组平均14.3天,对照组平均26.1天;胃镜像:治疗组痊愈20例,好转2例,无效2例,有效率91.7%;对照组痊愈13例,好转4例,无效6例,有效率74%。
典型病例:赵某,女,27岁。因胃脘灼痛,胀痛3年,加重1月,于年12月7日初诊。其时脘胀以晚饭后至次晨4~5时为甚,嗳气或矢气暂舒,胃痛隐隐、纳差、消瘦、神疲。平素性情急躁易怒,每逢生气则自觉腹胀如鼓不能进食。胃镜报告为浅表性胃炎;先投胃舒1号方2月余,胃脘灼热稍减,胀痛如前;继用理气、活血、益气、养阴及虫类走窜之品罔效,反而痛势有增。在原方中加入蔓荆子30g,2剂后胀痛减,胃脘灼热消失,连服1月,诸症悉除,复查胃镜示胃炎痊愈。
药理研究证实,蔓荆子水煎剂及提取液有明显的镇痛、消炎作用。临床用于治疗胃炎,效果良好。此外配儿茶治疗胃溃疡疗效尚佳,不妨一试。
素材收集于网络,供大家共同学习、交流。喜欢的可以长按下方治疗白癜风的特效药拉萨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kidsincar.net/wkyzlff/3386.html